2009年的股市在上半年极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展现出媲美2007年巅峰牛市的魅力。四万亿资金的重磅投入以及充沛的流动性,正是助推这一轮行情的两大最重要引擎。那么,伴随着股指的节节走高,我们认为三季度的市场风险亦处于递增之中。从政策取向、市场自身的规律等多角度考量,三季度市场出现一次中期规模的调整属于情理之中。我们认为短线超强的市场可能延续到7月上旬,但是头部的形成并不会因此发生改变,而通胀预期下的主题投资将成为市场主线。
三季度中期调整难以避免
熊市的修复总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对底部的确认往往很难以一种V形反转的姿态来实现。目前股指已经接近3000点,几乎达到了6124点的50%附近,从历史的规律来看50%区间回调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此外,本轮主升浪长达17周的连续上涨,已经达到了除了2007年巅峰牛市外的历史性纪录,而我们认为2009年的市场是无法和2007年相提并论的。
并且从历史规律来看,7月份是一个需要格外谨慎对待的时间点,让我们借助历史预见未来,在投资操作中做到未雨绸缪。从历年的月度走势规律来看,每年的一季度,往往多数股票都会上涨,也就是所谓的跨年度行情。在这些跨年行情里中小盘股的走势明显强于大盘股,到了4、5月份大盘股跟中小盘股的表现则差不多。然而风水轮流转,进入6月份之后,大盘权重股的表现反而明显好于中小盘股。到了7月份,大盘股疲态会重现,多数年份以下跌为主,而小盘股反而会略有表现,市场也就在"二八"和"八二"的轮动中循环往复。等到了8、9、10这三个月份,大多数股票都难逃震荡调整的宿命,这种季节性颓势往往持续到11月份才会改观,此时新一轮跨年度行情又展开。从上述规律中可以看出,多数年份的7月,大盘权重股的表现都不佳,这很可能拖累指数冲高回落,陷入一轮中期调整。
对于中期头部的形成,即将来领的IPO和6月底7月初极大量的大小非也将 "贡献"相当的力量。历史上每次IPO重启后股市多数都是出现大挫,并因此而再停再启。我们认为,本轮新股是否在首次重启后就能顺利地进入类似于1996年1月和2006年6月这样成功地持续正式启动,有待进一步观察,不能过早下结论。另外,历史上长时间暂停后正式启动IPO,初期IPO往往带有试探性,数量比较少。但当新股发行密集度恢复正常后,股指在初期往往会表现出明显下跌,无一例外。其次,下半年A股市场的供求状态与1996年和2006年两度成功重启时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供求关系的不同,一个是相对稳定,一个是动态增加。这一点,从管理层最先批复的中小板上市的三金药业和万马光缆,可以看出这一IPO从小到大,从稀疏到密集的整体思路。另外,A股可流通比例增长速度一改上半年缓步增加状态,下半年A股可流通比例快速增加,这对市场无疑是一个考验。
通胀预期将不断被强化
世界范围内的通胀预期已经形成。尽管5月份价格数据显示,CPI和PPI增速继续维持双负,但考虑到09年下半年翘尾因素的逐步消退,CPI和PPI的降速也将逐步缩窄,我们预计CPI将于年底或明年年初恢复正增长,下半年我们将经历通缩向通胀的转变,在此过程中通胀预期将不断被强化。
如果说这种通胀预期依然存有不确定性,那么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美元。美元汇率是决定下半年投资策略的关键变量,而这主要取决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如果美国货币政策迫转向,全球流动性面临再次收缩,那么美元与大宗商品价格的跷跷板效应将此消彼长,导致商品价格受挫。但是,纵然美元汇率再度走强,却会带来通胀压力下降,对中国有中长期利好,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说国内的通胀预期将会持续。
所以,当前的市场便是建立在通胀预期前提下的不差钱行情,凡是和通胀有关的:银行、地产、煤炭、石油、有色金属、钢铁、汽车等板块,在未来的市场中仍然会加速轮动,蕴含着三季度最主要的交易性机会。这些板块在可能即将来临的中期调整中,战胜市场的概率是很大的。此外,零售消费类股票由于前期涨幅较小且规避了行业周期性,亦是不错的防御型品种。据此,我们对金融股、地产股、消费股和能源类股票给出超配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