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2009 6 2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时事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时事国内
    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开通
    关中-天水联合打造西北新经济增长极
    第二批大陆“采购团”
    83家企业将于7月赴台
    上海敲定经适房“准入门槛”
    商务部裁定原产美国等地聚酰胺-6,6切片存在倾销
    上海欲多管齐下为楼市“降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海欲多管齐下为楼市“降温”
    2009年06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和裕
      25日,上海颁布《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图为两名工人在上海浦东三林经济适用房基地施工。新华社 图
      ⊙本报记者 李和裕

      

      眼见着楼市“扶摇直上”,上海下决心要“有所作为”。昨天下午,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不但公布了经济适用房细则,更提出从加大供应、“劝诫”开发商等方面多管齐下,以稳定楼市。

      

      调控设想:平衡+引导

      “站在政府角度,我们希望房地产市场能健康、稳定发展,不希望房价涨得过快。而站在市场经济角度,政府不能用行政手段干预房价,但不干预,不等于没有作为。”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在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直言。

      他还透露了上海进一步稳定楼市的初步设想:一方面是从供需平衡角度出发,政府着力加大楼市供应量,除了加大保障性住房,还会加大普通商品房的供应;各区也要加强对房地产项目的监控,具备开工条件的希望开发商尽快开工,符合预售条件的则尽快申请预售,制止捂盘惜售的行为;另外,也会通过房地产协会等组织,引导房地产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感,合理定价,正常销售,制止少数企业的人为炒作。“相信通过正常的供应量,会对房价产生一定影响作用。”刘海生表示。

      楼市平稳需政企“合作”

      “多管齐下,特别是从供应角度入手,这一思路是正确的。”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总经理陈啸天表示,“政府眼下对于促进供应的态度是积极的,相应的,在源头上政府的推地速度也在加快。”

      另外,保障性住房对楼市的影响也受到业内重视。根据昨天的介绍,上海去年启动经济适用房建设,包括去年开工的,再加上今年的,到年底应有600万平方米的开工量。“上海目前的特点就是困难户多,但房价又偏高。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既有利于改善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结构。”刘海生表示,经济适用房对市场化的商品房影响不会太大,“不是绝对没有,只是相对而言。可能对周边的商品房有影响,但某种角度而言,政府也不希望高房价,而是希望市场上房价适中,能和收入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