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2009 6 2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焦点
    时隔10个月 纽交所再度劲吹“中国风”
    纽交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戈:我们一直想倡导“A+N”上市模式
    美联储为何仍以
    拯救经济为最主要任务
    美联储:继续动用
    一切工具促进经济复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纽交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戈:我们一直想倡导“A+N”上市模式
    2009年06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翀
      杨戈
      ⊙本报记者 周翀

      

      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戈昨日在京表示,A股重启IPO对于提振经济,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影响是好事。他澄清说,即便是美国发行审核实行的注册制,也要经历发审机构至少三次的反馈,回答美国发审机构提出的几十乃至上百个问题,审核也很严格。

      

      美国发审系“备案审查制”

      杨戈说,大部分成熟资本市场把IPO权利交给市场,买卖对接,市场决定。“但是中国的实际情况,可能还不适合做到这点。不管如何,中国公司还是有持续融资的需求,所以管理层审时度势,启动IPO进程,我觉得是一个好的事情。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要提振经济的大环境下,让企业能够获得新的资金来源和支持,对于金融危机以后,恢复经济是非常要有好处的。”

      与国内多称美国发行审核体制为“注册制”不同,谙熟美国市场运作的杨戈将其称为“备案审核制”,即强调了审核的作用。对于外国公司来说,其过程大概是:先由发行人委托的律师向美国证监会(SEC)秘密递交发行申请材料,SEC进行初审并向发行人提问(反馈),得到反馈后,发行人、承销商协同中介机构对问题进行讨论,基于讨论结果完善招股说明书和其他发行申请材料,再进行第二次秘密递交,依此类推。“一般至少经过三次递交,有的达到五次甚至六次递交,直到SEC认为没有问题为止,公司方可公开递交材料,并被允许公开发行并上市。”杨戈说,此前中国公司递交材料后,往往要回到SEC提出的100多个问题,随着SEC对中国公司愈加熟悉,目前反馈中一般有五六十个问题。

      杨戈认为,美国发审体制的特点在于市场化、透明化和程序化。以发审时间计,按照现有规定,第一次文件递交到反馈的时间是45个工作日,第二次的反馈时间比第一次更快,这样就明晰了发行人的发行上市时间预期。

      针对启动IPO时机的判断,杨戈说,IPO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市场比较平稳,否则投资者预期不明,公司也就无法定价。

      

      美国发行机构占大头

      就发行结构而言,美国没有专门面向散户的公开发行部分。瑞银证券的统计显示,美国的IPO中,一般散户配售比例为20%-30%,恰与我国的情形相反。

      “机构投资者是IPO成功的基础。当然,一个成功的IPO,既需要长期投资者,可能也需要一些短期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以活跃股票交投。”杨戈解释说,在美国,机构是IPO销售的主要对象,个人投资者一般无法参与IPO认购。“但有两种情况例外,一是非常有钱的个人,多为私人银行的客户,可以获得私人银行提供的参与IPO的机会;二是主要由经纪业务较强的券商构成的IPO联合承销商,会在IPO盘子中拿到一定销售份额,并对自己的零售客户进行销售。”

      在上述过程中,中国承销商的美国同行有较大的自主权,例如,美国的主承销商“大概可以拿到80-85%的IPO份额,副承销商拿5-15%的份额。”

      

      倡导“A+N”模式

      24日,两家中国公司——上海康鹏化学有限公司与北京多元水务环球有限公司同时在纽交所挂牌交易。这样,在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上市的来自大中华地区的公司已经达到70家。

      杨戈坦陈,民营企业是赴美上市公司的主力,“国企或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从2005年之后,就没有去美国上市。”但杨戈说,未来国企很有可能重返美国的资本市场。鉴于纽交所上市有利于中国企业扩大国际影响力,便利中国公司以股票作为“硬通货”开展并购交易,“所以我们一直想倡导A+N的上市模式。与覆盖面、重合度较高的A+H模式相比,A+N带来的协同效益更大,两个市场的互补性更强。”

      谈及A+N的定价差异,杨戈认为,鉴于市场的分隔,两地价格基本没有可比性。而对于一些从事新兴产业的公司来说,其运作模式或许更为美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所熟悉,“美国的投资者给予的价格或许还高于本地投资者”。

      对于纽交所登陆A股“国际板”一事,杨戈说,中美鼓励公司到对方市场上市,态度是积极的,至于其进展不好评价,但“可以关注7月即将举行的中美政治经济战略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