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市场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6 27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3版:艺术财经·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3版:艺术财经·市场
    西泠印社:09年艺术市场总体趋势被普遍看好
    钱币邮品成交出人意料
    泓盛春拍:当代艺术有前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西泠印社:09年艺术市场总体趋势被普遍看好
    2009年06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杨琳
      吴 历 山邨邨密图
    西泠春拍88%成交,总成交额达1.48亿,好戏还看秋拍

      ⊙本报记者 杨琳

      

      6月20日,国内备受瞩目的西泠印社09春拍会在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圆满收槌,领牌人数超过600,人气达到西泠印社会2005年首拍以来最旺的一次。据悉,1100多件拍品,总成交率达88%,总成交额为1.48亿元。3大书画专场的成交总额逾亿,平均成交率超过9成,清代画家吴历的《山邨邨密图》以784万元拔得拍场头筹,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的成交率更是高达96.5%;前期一直表现平平的油画雕塑专场也取得了86%的成交率,陈逸飞、常书鸿等经典写实作品受到买家热捧。西泠印社表示,经过此轮春拍,09年艺术市场的总体趋势已经被普遍看好,而西泠拍卖也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下半年的5周年秋拍,成交总额也将瞄准3个亿。

      古代书画坚挺依然

      本次西泠春拍的古代书画专场成交率达89.08%,总成交额为4545万元,吴历、华嵒、蓝瑛、王铎、沈周等明清书画大家的重要作品都取得了不俗佳绩。古代书画的稳定表现和西泠拍卖对传统文化所作的诠释和梳理已获得业内普遍认可。

      如果说上半年征集期间大部分藏家仍然对艺术市场持观望态度,那么经过这一轮春拍,艺术市场明显的向好迹象无疑将对藏家信心产生积极影响。一位资深藏家说:“金融风暴对艺术市场的影响很短暂,半年不到,买家都活过来了。”

      精品回流显名社品牌

      本次春拍的近现代书画同样大放异彩。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傅抱石等近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均以高出预期的理想价格成交,黄宾虹《山水写生册》的成交459.2万元,甚至超过了05年艺术市场鼎盛期的价格;由日本同一藏家提供,第一次亮相艺术市场的15件吴昌硕书画精品掀起了现场的竞投热潮,作品不仅全部成交,且价格大多高出起拍价的4-5倍。艺术市场对名家精品的热度可见一斑。

      自06春拍首次推出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以来,西泠拍卖一直以“少而精”的思路推呈精品,成交率稳定在90%以上,即使在金融危机阴影下的08秋拍,社员专场依然取得90%的成交率,其中潘天寿的《春塘水暖图》更是以2072万元的“牛价”预示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即将回暖。西泠印社指出,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艺术品资源重组,不少流失海外的中国艺术精品开始回流中国,而西泠拍卖在这一过程中抓住了机遇。

      名人效应推文房雅具

      西泠春拍在陆俨少百年诞辰之际特设“陆俨少自用文房雅具专场”,包括26方陆俨少自用印、自用砚、紫砂壶、碑帖书册在内的54件拍品共拍得324万元,仅4件流标。此外,由陆俨少夫人朱燕因女士旧藏的多幅陆俨少山水精品经过多轮竞价被买家如愿购得,一把陆俨少山水书法成扇也以43.7万元易主。这是陆俨少生前用品的第一次集中拍卖,也是西泠拍卖开设的第一个名人自用品专场拍卖,市场反响之热烈超出预期。

      此前备受关注的黄宾虹11方珍贵用印和四方藏印经过一番拉锯战,最终成交于134万;一件由茅盾、姚雪垠等铭的紫檀笔筒也出人意料地拍得38万元。“名家篆刻及陆俨少自用文房雅具专场”的成交率高达93.6%,“历代名砚及文房杂件专场”的成交率也达八成。

      低估价为不景气带来买气

      虽然人们对拍卖的期待总离不开“天价”,但在西泠春拍现场,一些低估价的拍品同样吸引了藏家的兴趣,经过多轮竞价,大都以高出预估30-50%的价格成交。在经济不景气的特殊环境下,西泠印社以适应当前市场的估价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艺术市场是拍出“惊喜”的重要因素。

      买方的理性和卖方的务实,也正是艺术市场经过经济寒潮的洗礼而走向成熟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经济危机有其积极的一面。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的董事胡西林说,“大家都挑适合自己的拍品竞投,并不是所有参加拍卖的人都只盯着那些高价的东西,估价低不代表艺术价值低。艺术价值是市场价格的真正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