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市场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6 27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1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1版:艺术财经
    李旭:抽象艺术不会成为市场炒作热点
    艺术衍生品市场
    会启动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李旭:抽象艺术不会成为市场炒作热点
    2009年06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邱家和
      周长江 互补09.2
      在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近日举行《天·人之问——周长江作品展》之际,记者就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抽象艺术热潮现象专访了艺术馆馆长李旭。他认为,多年来我们对抽象艺术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抽象艺术在西方美术史上从来不是热点,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枝。抽象艺术不会成为市场炒作的热点。

      ⊙本报记者 邱家和

      

      对抽象艺术抱开放态度

      李旭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抽象艺术热潮有着不解之缘:据他回忆,早在1997年他就在上大美院举办了“无形的存在”抽象艺术展,当时还开了一个研讨会。2001年在上海美术馆担任学术部主任,又做了“形而上”展览,给很多人一个错觉,想把抽象艺术推成一个热潮。他记得当时著名策展人高名潞特地来上海对展览做了具体的了解,之后就在北京连续推出了“极多主义”等抽象艺术的展览。

      对此,李旭用一种开放的心态看待,以在上海美术馆推出的以“形而上”为主题的抽象艺术系列展览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表示,不同的人策划抽象艺术展览,各自会有各自的表述。他表示:最终他所关注的,是那些展览是否有利于推动抽象艺术本身,而非谁来做展览。

      

      抽象艺术与上海的不解之缘

      他表示,他个人之所以重视抽象艺术,与到上海来工作有关。他发现上海的艺术家从事抽象艺术创作起步很早,做得很彻底。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不少艺术家参与,如周长江、仇德树、余有涵、张建君等。“85新潮”后逐渐边缘化,到了90年代才真正崛起。现在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断言,艺术家们做抽象艺术,关心的是艺术本身,是艺术何为的根本问题。但在80年代是为反叛而抽象,以模仿为主,流于肤浅。直到90年代,他们的抽象艺术探索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关,才不再是口号式的工具,而成为艺术家心灵化的表达。

      他指出,上海抽象艺术的成就与城市性格、人文地理有关,与上海本地的语境有关。他们在艺术中探索纯艺术问题,显得更西方化、国际化。他回忆道,在中央美院上学时就对抽象艺术有所了解,1986年来上海实习,发现上海是中国最地道的现代都市,对其中产生的抽象艺术着迷。他说:“上海的实验给我启发,想到对抽象艺术进行学术探讨的可能性。”

      

      两大资源养育抽象艺术

      “玩”了那么多年的抽象艺术展的策划与评论,李旭谈到了养育抽象艺术的两大资源。他说:“我认为抽象艺术已不再是国际化的翻版,中国人做抽象艺术有先天的优势:一有中国辉煌的书法艺术,学术上的理由;二是道家哲学,崇尚的是虚、空、无,对中国美学的塑造很重要,包括绘画走向大写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的强大资源。

      另一个则是当下社会现实的资源。李旭指出:社会生活的巨变,包括互联网的出现、全球化的经济、发达的通讯方式、无纸化的股市、无处不在的信息流等等,给艺术家从事抽象艺术创作带来取之不尽的资源。他说,看丁乙的大幅作品,觉得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画面所表现的那样,与我们经常打交道的虚拟现实很“贴”,很“靠”,甚至希望他借助电子艺术的表现方法做更眩的作品。

      

      不应成为市场炒作热点

      抽象艺术是否会成为市场炒作点?他认为,国际上抽象艺术始终保持一定比例,不会成为大热门,也不会成为风向标。他强调,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一样,都面临炒作的危机,价格明星的作品未必是真正有价值的,就像人生中拿最高工资的人未必是真正有才华的。

      他还指出,抽象艺术还是很挑人的。有的艺术家看到抽象艺术时兴了,就改做抽象艺术。但他认为艺术家做抽象艺术要看十年,至少要看五、六年。有的艺术家刚开始很冲动,但没有长性,那就不会有结果。

      他还告诫藏家,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是图形符号无法辨识,不喜欢就不要买,不要被炒作的迷雾所迷惑了,否则会被伪抽象骗进去。他还表示,要弄懂抽象艺术,藏家会经历几个阶段:最初的层次,是装饰自己的家居空间,因为抽象艺术比较适合做装饰;进一步会对艺术家产生兴趣,对他们的人文背景进行研究;再进一步会了解他们的时代背景,研究当代艺术的语法转换;再进一步,就能判断是真的抽象艺术还是假的,是装饰画还是美术馆收藏级别的艺术品。每个收藏家的条件、机遇不同,经历的过程也不同。光有视觉的愉悦还不够,有的还会与艺术家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