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市场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6 2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财经要闻
    1.18万亿中央投资
    已经安排过半
    央行正式提出创设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
    央行报告提醒银行防止盲目放贷
    央行建议保险行业增加股票投资主体
    我国经济刺激计划未实行贸易保护
    三重因素
    明显缩小工业利润降幅
    “新三板”过半公司业绩连续两年增长
    商务部:
    放宽外商投资房产报道失实
    两部门出台网游虚拟货币管理政策 虚拟货币不得用于购买实物
    中智自贸区第三轮投资谈判成功举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央行报告提醒银行防止盲目放贷
    2009年06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苗燕
      报告特别提出,密切监测房价波动,动态评估房地产信贷风险

      ⊙本报记者 苗燕

      

      央行26日傍晚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提醒说,当前银行业需要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既要避免盲目惜贷,也要防止盲目放贷,积极防范信用风险。

      报告指出,受经济周期调整等因素影响,一些行业、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银行业潜在信用风险有所加大。为此,银行业要把握信贷投放节奏,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注意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可能引发的信贷风险。同时,继续优化信贷结构,适当控制对一般加工业的贷款,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关注集中放贷行为的潜在风险,降低信用风险集中度。

      此外,银行业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强化信贷监督和内控建设,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和重点行业、企业信贷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信贷风险事件。要运用信贷资产重组、转让和其他信用风险管理工具,适度分散信贷风险。

      报告还特别提出,要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密切监测房地产价格波动,积极开展压力测试,动态评估房地产信贷风险。

      报告认为,自2008年5月以来,银行业盈利增速持续放缓,利润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从2009年第一季度世界主要经济体金融运行情况看,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不断加深,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运行环境将更加复杂,经营管理压力和潜在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大。为此,要求银行业大力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收益水平。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进一步提高手续费、佣金和非信贷资产收益比例。此外,完善信贷风险定价机制,科学平衡风险与收益,追求合理回报。

      报告称,要进一步提高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正确对待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等市场自主行为,继续积极稳妥地实施“引进来”战略。同时,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潜在机遇,科学调整“走出去”战略,全面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央行还将及时调整优化海外资产结构,加强境外机构管理,强化对主要国家投资风险的动态评估。此外,民间借贷也将纳入经济金融监测和宏观调控视野,以防范民间借贷潜在风险向银行业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