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上市公司
  • 7:金融·调查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焦点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专版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6 2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基金·基金投资
    重回市场“中枢点”
    擦亮眼睛
    市场持续震荡上涨的信心何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重回市场“中枢点”
    2009年06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本报记者 周宏

      

      上证指数在上周再度逼近3000点,并于上周四达到了2946.8点,在阔别3000点大关近一年后,我们再度接近这个位置。从6000点的最高峰算起,3000点恰是中枢位置。那么这次回归,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本期基金周刊,关注上证指数最近2年的三次回归“中枢点”的风雨背后和基金操作

      

      两年内三次接近“中枢点”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从2007年3月开始,上证指数在2年多的时间内,3次实质性“经过”或者接近了3000点。

      其中,第一次是2007年3月末,上证指数在经历了约1年半的上涨行情后,在3000点附近盘整数周,随后向上突破3000点,一路上攻至该轮行情最高点6124点。

      第二次则是在2008年6月的第二周,自前一年11月份,上证指数由高点拐头向下后,一路破位下行,击破了3000点的整数关口,此后A股指数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滑落最低探至1664点。

      第三次则是在2009年的上一周,经历了怀疑、犹豫乃至不解等等的较量后,A股市场再度接近3000点。

      

      3个中枢点,基金业绩大不同

      那么当A股指数再度回到3000点的时候,偏股基金在过去的1年和两年多的时间内的表现又是如何呢,又是什么导致了业绩的巨大差异呢?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从2007年4月6日到2008年6月18日,股票型基金得前十名是,富兰克林国海弹性市值、华夏红利、华夏优势增长、华夏大盘精选、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博时主题行业、东吴价值成长双动力、兴业全球视野、兴业趋势投资、上投摩根阿尔法。上述基金的最高超额收益达到51.32%,最低也有35.82%。当A股指数在牛市绕了大圈后,这些基金仍旧赚到了不少的钱。

      从2008年6月18日到今年6月17日,期间股票型基金的前十包括嘉实研究、信诚盛世、兴业社会、博时特许价值、华夏复兴、华夏大盘精选、天治创新先锋、银河竞争优势成长、摩根士丹利华鑫资源、交银施罗德稳健等基金。上述基金期间最高超额收益达到49.77%,最低也有24.30%。

      而同样的,如果计算这两个时期的基金收益最低的十名,我们可以发现,前者(2007年4月6日到2008年6月18日)的最低收益为-11.49%,而后者(2008年6月18日到今年6月17日)最低收益为-15.68%。

      基金的表现差异是惊人的。

      

      业绩背后的原因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基金的业绩差异呢?答案可能让人惊讶。

      根据我们对每个期间的前十名和后十名的投资组合和既往投资记录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在第一阶段(2007年4月6日到2008年6月18日),起最大作用的是仓位,其次是行业配置。当时表现出色的基金,大部分都是仓位相对中低水平,同时组合中积极减持顺周期行业的基金。上述两大特征决定了业绩表现。与此同时,表现比较差的基金,多半是没有认识到市场整体趋势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仍旧采取进攻性策略的基金。

      而在第二阶段中(从2008年6月18日到今年6月17日),则表现出色的基金,大多最晚在2009年初就已经上调了仓位,同时积极配置今年的强势品种,比如汽车、新能源等产品的基金。而同期表现不佳的基金,则多半是迄今都未承认市场发生变化的基金。

      

      态度决定长期业绩

      如果再仔细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在仓位配置和行业配置的背后,对于投资是否有个成形的理念,思维是否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对于自身的操作业绩是否有个诚实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基金中长期的表现。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基金在一定阶段内做了正确的策略的原因大相径庭,很多甚至是非常不可靠的,但是却不妨碍他们取得好的业绩。但有意思的是,如果不能认识到业绩的取得有偶然性,投资逻辑有不合理的地方,则部分基金的业绩无法维持。而最糟糕的是,部分连续落后的基金,往往是业绩非常差但是仍然在“强词狡辩”的投资管理人管理的。

      “做对不一定看对”,但“看错一定要服输”,这可能是基金投资业绩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