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金融·证券
  • 6:特别报道
  • 7:特别报道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7 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焦点
    沪综指半年上涨62% 轻叩3000点关口
    调查显示:逾七成散户预计
    大盘本周跃上3000点
    券商佣金 上半年同比增五成
    宏观经济预期左右债市走势
    628家上市公司中期业绩逾六成“报忧”
    债券 企业债券扩容速度惊人
    大宗交易 成交金额猛增182%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宗交易 成交金额猛增182%
    2009年07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雪
      ⊙本报记者 张雪

      

      2009年上半年,大宗交易平台的交投呈现出“N”型增长的态势,合计成交金额264亿元,较去年上半年增长182%。6月份成交金额再创年内新高,大小非的减持意愿有增无减。

      伴随股市反弹,二级市场交投逐渐活跃,上半年成交金额同比增长30%。不过,这还远远比不上大宗交易平台的热闹程度。根据财汇金融统计,2009年上半年,两市A股一共通过大宗交易系统成交了1080笔买卖,成交量合计为29.8亿股,成交金额达到264.2亿元,较2008年上半年93.7亿元的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达182%,与2008年下半年的268.8亿元相当。

      从各月的成交情况来看,上半年大宗交易的交投整体呈“N”型增长,与A股市场的上涨幅度有一定正相关性。统计显示,1月份共有63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为20.2亿元;2月份成交笔数激增至200笔,成交金额扩大到38.3亿元;3月份更是成交了242笔大宗交易,突破50亿元大关;4月份突破60亿元;5月份的成交金额回落至32.9亿元;6月份共有274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飙升至60.4亿元,再度创新了年内新高。

      可以看出,大宗交易平台的成交量在3月、4月和6月频频创下新高,其中3月和4月恰恰是上半年二级市场涨势最猛的两个月,上证综指的单月涨幅分别达13.9%和12.4%,反映出大小非的减持意愿有增无减,而且随着大盘不断上涨而加速出逃。不过可喜的是,大小非加速出逃并未抑制住股市的反弹行情,上半年沪深股指月线收出了六连阳,反映出在流动性充裕、投资者信心恢复的市场环境下,大小非减持对股票二级市场的负面影响明显弱化。

      从具体品种来看,海通证券、紫金矿业和中国平安位居成交排名前三位,上半年通过大宗交易的成交金额均超过10亿元,而海通证券和紫金矿业正好在最近半年有一批限售股上市流通,大宗交易平台依然为大小非主要减持渠道。

      在大宗交易市场日趋活跃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其中。职业炒手、私募等投资者乐此不疲地一二级市场间进行套利;证券公司依托此平台,向大小非客户提供市值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