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价格风险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的首要风险。”近日在长沙举行的“2009期货市场服务三农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论坛”上,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经济专家徐欣指出,合理利用农产品期货工具能够有效规避市场价格风险,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不过,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短期内要求大量农户、企业直接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并不现实。除期货市场认知度较低、政策限制等因素外,缺乏资金支持是瓶颈之一。业内人士表示,从国际经验看,银行信贷的支持是推动利用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重要保障。
农业保值需求迫切
“农业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两条,一是自然风险,二是价格风险。”徐欣认为,规避自然风险主要依靠农业保险,而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则应当依靠纵向一体化及合理利用农产品期货工具。“事实上,价格风险已经超过自然风险,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的首要风险。”
徐欣的判断基于我国农产品价格近两年的剧烈波动之上。以湖南省生猪市场为例,自2006年2季度起,湖南省生猪价格从6.38元/公斤的谷底一路攀升,到2008年第1季度,平均生猪价格已达17.56元/公斤,累计涨幅高达175.23%;但去年2季度开始,生猪价格下跌,至今已连续下跌了一年,累计跌幅已达到45.3%,且有继续向下的趋势。毋庸置疑,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使得农户和涉农企业的市场风险增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积极性大幅削弱。
“采取上市农产品期货这种金融手段,对于回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湖南省副省长徐明华看来,期货市场是商品的价格晴雨表,具有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迅速,陆续推出了小麦、棉花、菜籽油、稻谷等上市品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给农民提供指导、给企业提供工具、给政府提供参考的积极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农户参与空间广阔
据了解,郑州商品交易所今年推出早籼稻期货后,湘潭某农业高科技公司董事长表示,将利用期货市场价格指导、套期保值、分散风险功能,承包更多耕地的土地进行良田改造,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生产基地,确保粮源品种,扩大规模效益。益阳一种粮大户在接受期货知识培训后也表示,通过期货市场可以解决卖粮问题,下一步,他将把承包种植面积由2000亩扩大到3200亩。
不过,对于更多的农户而言,期货市场仍然比较陌生。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对全国五省(市)328位农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户没听说过期货,仅千分之八点七的农户参与过期货交易。农户听说过期货但不参与期货的主要原因有三:看不到行情 、产品不能交割、不懂期货。值得一提的是,种植规模越大、所在地越靠近期货交易所的农户对期货了解程度越高。
搭建信贷平台支持企业
相比之下,涉农企业对期货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农户,通过期货交易进行风险管理的意愿普遍强烈。但是,不少涉农企业反映,虽然有做套期保值的意愿,却贷不到款。据了解,国家农业发展银行各地分行对期货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发放农业贷款时并不鼓励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去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场外衍生品市场饱受诟病,国内期货市场也受到牵连,农发行部分分行甚至禁止企业使用贷款资金进行期货交易,这极大地打击了企业参与套保的热情。
“擅长利用期货市场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保障,而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前提。”郑商所研发部高级总监魏振祥认为,只要能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就能够确保企业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
或许是意识到套保信贷资金不足的问题,徐欣建议,农业大省湖南可先行尝试。“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以湖南省为试点省,针对早籼稻、棉花两个品种,依托12家试点企业、2家试点银行,建设12个套保与风控支持平台,2个套保信贷支持合作平台,进行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尝试。”
业内普遍专家认为,银行信贷资金若能真正到位,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农业产业的功能必将有跨越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