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近日发布报告显示,在金融风暴冲击下,目前已有40%的中小企业倒闭,另外还有40%正在生死边缘挣扎。报告认为,要想走出生死一线,中小企业必须得到巨大的支持。
其实,金融危机的爆发只是进一步恶化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而并非问题的主因。一个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十分短暂,不足三年。内部运作造血困难、外部融资门槛高企,这些因素让中小企业长期以来都在内忧外患之中挣扎,风险抵御能力十分脆弱。
一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都是市场的“二等公民”,难以获得与国有大企业同等的待遇,甚至被屏蔽在许多行业的大门之外。缺失了国有资本的支持,中小企业只能无奈在低附加值领域相互厮杀,许多民营企业的获利能力十分有限。而长期以来,调控部门一直以行政倡导鼓励的形式来缓解中小企业的困境,从目前实施情况看,这政策似乎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及时从体制上调整。
数年前,国家有关部门就发文称,将深化电信、铁路、民航等服务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但是,在现实执行的过程中,中小企业仍然在“望洋兴叹”。以成品油市场为例,商务部此前曾宣布自2007年起开放国内成品油批发经营权,但却要求,申请经营权的企业,其油库容积和注册资金应达到1万立方米和3000万元,而全国能够达到这两大限制标准的企业凤毛麟角。显然,垄断油企排斥竞争的固有思维得到了政策呵护。即便民营企业勉强挤入重围,也无法像垄断油企一样享受巨额炼油补贴。据统计,全国民营炼油企业的开工率不到40%;山东和广东两地区的开工率仅为15%。
在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多数中小企业的获利能力弱化,资金链紧绷成为其常态。然而,外部输血渠道狭窄、借款条件近乎苛刻,更是给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雪上加霜。近年来,针对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民营担保机构诞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银行业务的空白,但这些担保机构的市场绩效不容乐观。一方面,“只贷不存”的政策限制让小额贷款公司可供拆借的自有资金几近干涸,而向村镇银行的转型又面临控股权丧失等顾虑的掣肘;另一方面,高风险、低收益的业务特征倒逼许多民营担保公司纷纷舍弃主业,铤而走险地从事“地下钱庄”生意,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可见,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要从既有体制突破的角度进行创新安排,需要从全面开放银行体系竞争、完善财政再担保制度、优惠中小企业税费角度予以推进。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表明,尽管开放银行业准入后,商业银行可能会破产,但是只要有完善的存款保障制度,银行破产并不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连锁影响。因此,在严格的存款保险制度和监管体系下,应全面开放商业银行准入,鼓励更多的中小银行开展业务,这是从融资体制上缓解中小企业困难的最根本途径。在行政方面,不妨以财政资金为主体,建立再担保体系,为担保机构分散经营风险,解决其后顾之忧,间接参与中小企业融资。
此外,针对中小企业的税费减免,也应再度推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业、支持创新的环境,这也是长期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优化的必由之路。
社科院报告再次让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成为舆论的焦点。行政倡导缺位与既有商业规则羁绊缓滞了中小企业整体的发展步伐。化解这一痼疾,不应再有任何拖延,唯有打破既有思路,从体制架构上全面改革与创新,老难题才有可能最终得到实质性的突破。
(作者系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