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7:焦点
  • 8:金融·证券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观点评论
  • 12:上市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产业·公司
  • A4:股民学校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焦点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投资基金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7 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2009年上半年
    基金业绩回顾
    将奖励变成储蓄
    4万亿中的央企盛宴
    有机巧 看空市场能融券
    凭新人 豪气干云报河山
    彼得·林奇为什么投资债券
    沪深300指数基金投资价值凸现
    业绩突出
    华商基金露“黑马”本色
    投资理财不妨学学“淡定”
    南方华夏领衔
    沪深300基金上演群英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彼得·林奇为什么投资债券
    2009年07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兴业全球基金 李小天
      ⊙兴业全球基金 李小天

      

      许多投资者习惯于把疑问集中于“在不远的未来究竟是会涨还是跌”,不过鲜有股市“八字先生”能够算准。实际上,就连众所周知的投资大师的意见,也不可偏听偏信。

      在美国证券界超级巨星彼得·林奇的著作《战胜华尔街》里,提到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1987年10月美国股市暴跌1000点(他没能躲过这次暴跌)的两个月后,包括他在内的一群著名投资专家受邀参加一年一度的《巴伦》杂志主办的圆桌会议,大家纷纷对股市的未来走势发出了预判。

      国际银行家菲力克斯·朱洛夫发言时一开始就断言:1982~1987年的股市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还是那一天圆桌会议上最乐观的说法。实际上,各位投资精英们争论的是,到底未来会出现一个一般的熊市,使道琼斯指数大跌到1500点甚至更低,还是会出现一个毁灭性的大熊市,“干掉金融圈内大部分从业人士和全世界大部分投资者”(这是吉米·罗杰斯的忧虑),并导致一场“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全球大萧条”(商品期货奇才保罗·图德·琼斯的预言)。

      这预言是如此悲观,以至于彼得·林奇一连做了三个月的噩梦。1989年的圆桌会议比1988年的气氛要轻松一点。尽管朱洛夫先生说,按照中国农历,这一年是蛇年,而蛇可是一种不祥的征兆。

      可是到了1990年召开圆桌会议时,原来大家一再预言的经济大萧条却根本没有发生,而且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将会发生。道琼斯指数不但没有暴跌,而且上涨到了2500点。随后的1991年,尽管对伊拉克战争巨大的忧虑和恐惧让投资专家们本就十分悲观的未来预测更是雪上加霜,伤口撒盐。然而,当年成了最近20年来最好的大牛市。

      也许正是因为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越是投资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往往越是对市场走势保留一份敬畏之心,也更强调对于投资风险的控制。有“环球投资之父”美誉的约翰·邓普顿爵士曾经说过:“无论你多么细心,也不管你做过多少研究,你都既不能预测也不能控制未来。为了减少在投资组合的任何一个领域里由于不可避免的问题而带来的可能的损失,你必须要做多元化的投资。”

      事实上,虽然彼得·林奇是一个旗帜鲜明的股票爱好者,但他也坦言,在他离开麦哲伦基金后,就“开始变得比过去稍微加重了债券投资”,因为“现在退休后就没有薪水了,所以需要投资更多的债券以保证稳定的收入才行。”

      调整资产组合,在自己的投资中纳入一些债券、货币基金等投资产品,毫无疑问是应对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方式之一,虽然从长期来看,其收益可能不比股票型基金那么激动人心,但锁定下方风险,往往是理性投资者的关键一步,也让自己的投资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