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信息披露
  • 7:特别报道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观点评论
  • C1:披 露
  • C3:数据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7 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产业·公司
    时隔半年 国内铜冶炼加工费暴跌近七成
    中国稀土拟投2亿
    开发高科稀土物料
    韩国未来五年绿色能源
    拟投资845亿美元
    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1.5亿
    在华设首个技术与客户中心
    中国立案调查甲醇倾销 沙特企业本周来华“公关”
    全球新船订单重上百万吨 我独占逾八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球新船订单重上百万吨 我独占逾八成
    2009年07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于祥明
      尤霏霏 制图
      ⊙本报记者 于祥明

      

      6月全球新船订单终于迎来一线曙光。记者昨独家获悉,根据国际造船业权威咨询机构英国克拉克松公司(Clarkson)最新统计数据,6月份全球新船订单为183万载重吨,不但告别了5月全球“零订单”的极端谷底,还重新站上百万吨水平线,一扫连续7个月新船订单不足百万吨的低迷。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船企承接订单约为160万载重吨,占87.4%;韩国船企承接订单约为23万载重吨,仅占12.6%。

      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份以来,全球船舶产业一路下滑,直至今年5月份报出零成交的最坏消息,也创了至少7年以来船舶市场最低水平。除去2008年9月、10月两个月新船订单分别为693万、248万外,从去年11月至5月全球新船订单就一直低于百万这一水平线,分别只有80万、21万、38.75万(修正后数据为61.4万)、19.3万载重吨(修正后数据为24.28万)、69.37 万载重吨、12.7万载重吨以及零成交。

      “6月份的数据显示出乐观迹象,也为整个船舶行业迎来一丝曙光,这对整个造船板块中国船舶(600150)、中船股份(600072)、广船国际(600685)或形成支撑。”业界分析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中国有意海外上市的民营船企——江苏熔盛重工与阿曼航运公司意向签订了4艘40万载重吨巨型散货船(VLOC),以及韩国STX造船与欧洲船舶公司签订的4艘5万载重吨级油轮,是此次打破全球造船市场僵局的“功臣”。

      一位接近熔盛重工的人士透露,此次公司签订的4艘散货船意向总价在4.8亿美元左右。“这是今年以来全球第一次成交的大型矿石船,单从意向价格来看,比去年熔盛重工与淡水河谷签订的12艘VLOC的单船1.33亿美元降幅并不大。”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包张静说。

      他同时表示,“理性地来看,去年熔盛重工接单的价格原本不高,是造成新接订单价格没有大降的主因,并且这一价格或许成为未来船市的价格标杆。”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一位接近熔盛重工的专家向记者透露,目前公司还没有与阿曼航运公司正式签订合同。“没有签合同就存在变数,因此严格来讲,克拉克松将意向订单统计到6月份签约数据库中略显不妥。”据该专家透露,上述订单预计在本月才正式签订。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业界人士表示,即使上述6月份数据有相当起色,还不足以说明全球船市就会由此走出低谷,全球船舶产业走出谷底至少还要等到明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