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媛娜
在股权融资通道被重新打开之后,关于公司债即将重启的消息也正被市场口口相传。一些前期已经获得证监会核准可以发行公司债的发行人,近期也都结束了沉默,开始“活动”起来,积极筹备相关事宜,准备随时迎接发行。
据相关人士介绍,虽然监管部门还没有明确表示将重启公司债发行,但是不少承销机构近期都已开始着手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承销团组建、市场推介等。而在这些正在“热身”的公司当中,又以房地产企业、城投及基建等类型的企业居多,并且发行规模都不是很大。
自去年9月份万科发行的一期公司债之后,这一品种就陷入了“断档”期,到目前已经暂停了长达10个月的时间。这让不少已经将公司债发行排上计划、或者已经进行了相关前期准备工作的发行人陷入了被动,特别是那些已经通过了证监会核准的单子,陷入了“只差最后一口气”的尴尬。
根据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统计,已经上报证监会并且得到核准、但是迟迟未能发行的公司债已经累计达到了36只,除3家公司未公告计划发行规模外,其余33家的核准规模就已经高达1146.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第四季度,曾有多家大型央企公告公司债发行计划,并且获得了证监会核准,这曾让市场一度对于供给膨胀带来的压力有一定担忧。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公司债的发行都陷入了停滞状态,其中包括中国石化200亿元、大秦铁路150亿元和中国石油300亿元的发行计划。
而在公司债发行空档的这段时间,不少企业都转投向银行间债券市场,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产品实现融资。例如,中石油早在2008年6月就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通过了公开发行不超过600亿元公司债券的议案,并在当年7月底获得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后中石油于11月21日公告,证监会审核通过了300亿元公司债发行申请,剩余300亿元规模计划发行中期票据。
但是到了2009年5月19日,中石油又公告称,“结合当前债券市场情况,本公司决定在股东大会批准的人民币600亿元的发债规模内,继续选择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260亿元的中期票据”。显然,公司债市场的持续沉默已经让一些企业没了耐心,转而通过其他方式融资。
眼下公司债重启的传闻显然激活了众多发行人的兴趣,但是相关承销人士称,预计首先获准发行的将主要是中小公司,单笔规模不会太大。中石油等大型央企的公司债则不会太快问世。因为上市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市又有了新进展,预计在银行资金真正入市之后,市场有了一定承接能力,这些大单才会公开。申万预计,今年下半年公司债的发行规模可能会达到1200亿元至18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