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信息披露
  • 7:特别报道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产业·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观点·评论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7 1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版:市场
    深成指创反弹新高 题材股再度归来
    五只政府债13日上市
    H股持续跑输A股 倒挂股仅剩海螺水泥
    恒指结束跌势微涨0.39%
    认购权证过半微涨
    沪B指反弹收复失地
    无一机构短线看空
    航天军工崛起非“终曲”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深成指创反弹新高 题材股再度归来
    2009年07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雪
      尤霏霏 制图
      ⊙本报记者 张雪

      

      市场的领军大旗再次回到中小盘个股。在众多题材股走强的推动下,上证综指重回3100点,深证成指更是再创反弹新高。业内人士指出,市场重回强势形态,题材股的炒作仍将持续。

      昨日沪深大盘在银行、地产权重股的拖累下,早盘低位盘整,午后在充裕的买盘推动下,掀起两轮大幅拉升,上证综指强势收复3100点关口,深证成指和沪深300指数的反弹更为强劲,分别创下12652.08点和3396.48点的反弹新高。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收3123.04点,上涨1.37点,涨幅1.37%;深证成指报收12637.94点,上涨149.36点,涨幅为1.20%;沪深300指数报3396.30点,上涨44.03点,涨幅为1.31%。两市合计成交284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大一成。

      细心的投资者或许已经发现,从本周起市场风格出现再度转换的迹象,这从指数上就可见端倪,沪深股指近两日陷入调整,而中小板指数却迭创新高。在房地产、金融、石油石化等蓝筹权重股集体休整的情况下,部分概念股龙头在沉寂数月后王者归来,再展雄风。很多熟面孔集体亮相昨日涨停板,如新能源龙头股拓日新能、创投概念第一股鲁信高新、军工牛股中兵光电等等。从个股涨跌家数也反映了这一趋势,沪深股指虽然涨幅仅为1%左右,但两市上涨的个股接近1300只,涨跌数量比为6:1。一位券商投资经理指出,中小盘股调整的时间比较长,不管出于补涨还是风格转换的理由,它们也该有所表现了,而且最近小盘股频频发布预增公告,对股价也有刺激作用。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今后的市场热点,会从大盘蓝筹股彻底切换至题材股上呢?业内人士预计,这种局面可能将有所持续,市场的热点转换的成功,对市场的运行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紧跟市场节奏,适当关注中报业绩预增的个股以及前期调整充分的个股。

      不过,部分机构投资者表示,这不代表这蓝筹股将一蹶不振,大盘股和小盘股应该两者都有机会。“按道理大盘股是应该调整的,但最近指数基金新发规模都比较大,所以大盘股短期调整空间应该不大”,一位券商集合理财计划的投资经理表示。的确,从盘面也可看出,不少大盘蓝筹股虽然已疲态尽显,但是回调幅度并不大,而且逢低总有巨量资金踊跃介入。业内人士指出,这些资金有可能来自次新成立的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对权重股巨额资金的买入预期,将推动大盘股继续走强。

      从整个大盘的走势看,本周的大幅震荡明显洗去了很多浮筹,大盘再次站上5日均线,市场重回强势形态。有机构投资者表示,根据历史经验,基金热销后还会有2至3个月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