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见顶信号中谨慎操作
李志林(忠言)
自去年11月启动的这一轮行情曾使相当多看空做空的人感到不可思议,并以种种理由加以诋毁。其实此轮行情就是得益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今,当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达到极致,如上半年新增贷款7.36万亿,货币政策微调的信号已经发出——央行超常规地提前10天公布6月份新增贷款高达1.5万亿的消息;央行暂停半年后发行500亿1年期央票,大力度回笼货币并提升利率;银监会明令禁止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二级市场股票;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到四成……货币政策若不适当收紧,一会导致产能过剩,二会导致通胀,三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对此,有关方面不会掉以轻心,投资者切不可麻痹大意。
6月以来的领涨板块银行股、地产股、石化股、有色金属股正在构筑头部,工、中、建三大银行股已筑头14天,周三更是巨量下跌;地产股也筑头7天,石化股和有色金属股正在构筑复合头部,一旦领涨的权重板块长时间反抽不能创新高,顶部便可确定。
本周一、周二,上证指数在3100点上方释放2068亿、1912亿的天量,虽然超级主力在集中出货,但后三天无法再放量覆盖,全周放量滞涨。这表明后市即使上行,也不会走多远。打开20年中国股市走势图可发现,日K线曲线和成交量曲线几乎是重合的,天量即顶部(区域),地量即底部(区域),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在领涨的主流板块筑头时,市场认为全年亏损的钢铁、电力、航空等板块应该补涨,但其力度十分有限,有掩护主流板块出货之嫌。如果说熊市中强势股快速补跌,大盘离底部不远,牛市中弱势股快速补涨,大盘亦离顶部不远。
市场人气高度亢奋,如华夏沪深300基金三天发行200亿,又如1800点看空做空的基金却在3000点上方强烈看多做多,且仓位高达86%。市场舆论过于一致,如3312点缺口必补、大盘易涨难跌、货币政策不会转向、要买还是买金融、地产股……空翻多的人越来越多,多头也在不断调高上涨的目标。历史表明,多数人期望的目标往往会落空,行情总是在市场普遍疯狂中走向死亡。
自3月以来,美、英、德、法、日、印度和中国香港股市都经历了一轮罕见的飙升行情,如今都出现了M头,且右头比左头低,破位下行,走下降通道。国际金价创两个月新低,有色金属价格大跳水,油价6天暴跌15%以上……这与美国经济、金融又出现新的问题有关。一旦美股继续破位下跌,已逆势上行一月余的A股市场深幅调整便不可避免。
总之,强势的大盘股尽管仍在顽强抵抗,不断缩量反抽,甚至缩量再创新高,但都无法掩盖其构筑复合头部的真相。由于基金介入大盘股较深,出货需要时间,加上已调整两月的购并重组股、上海本地股、新能源股等题材股正在酝酿一轮升势,这样会拉长大盘股筑头的时间。但基金毕竟仅占流通市值20%,控盘能力与2007年下半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本轮行情进入尾声已是不争的事实。老到的投资者务必谨慎操作,控制仓位,对筑头的大盘股非但不能抢反弹,而应坚决出货。只能选择能在大盘调整时逆势上涨的个股,争取险中求利。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三季度是流动性释放的高峰
陆水旗(阿琪)
今年夏天有“三热”——天气热、房市热、股市热。天气热是自然现象,关于房地产,虽然中国的人均收入在全球排名较后,但房价水平绝对处于前列,尽管许多人以国外的房价、房价与收入比、房价与租金收益比等来诟病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但房价一直在涨,现阶段哪怕信贷政策更严厉些,房产价格在一个时期内仍会照涨不误。原因很简单,以上半年平均成交量为计算标准,目前上海与杭州的新房库存只够卖三个月,广州与深圳是五个月,北京是十一个月。房子的供给不是新股IPO,可以一夜间发行一只大盘股,而是要一层一层浇筑起来。此外,本轮房地产热的根本驱动力是“比刚性需求大N倍”的物化资产需求,物化资产的资本是难以受信贷政策约束的。
房地产股的双重资产属性在超额流动性物化资产的驱动下,还牵动着股市强弱的“牛鼻子”,股指重上3000点,地产股的贡献首屈一指。因此,房地产的经济属性与资产属性决定只要房地产仍热着,股市行情很难弱下去。房地产对股市的另一大贡献是,目前房地产的平均租金收益率只有2%左右,市盈率倒数是50倍,使得目前30倍市盈率不到的股市仍具有“物化资产”的吸引力。
“物化资产”的流动性驱动着房地产,更驱动着股市。6月份的信贷规模再度达到瞠目结舌的地步,由于上半年超额信贷的积淀以及出笼资金流转到各个投资领域的时滞因素,再加上2.58万亿公开市场资金的到期释放,还有5200亿债券的到期兑付。意味着虽然央行在巨额资金到期释放的同时在继续运用央票和大手笔正回购予以对冲,但三季度市场依然处于流动性释放的高峰期。
三季度是流动性释放的高峰期,所以大盘仍在高歌猛进,回档的震荡只是“酷暑里的一场雷阵雨”,面对外围市场与大宗商品市场的调整,继续独领风骚。试图对市场超额流动性起中和作用的“新版IPO”也重启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进一步看,三季度初的行情或会出现技术性震荡,但在流动性释放狂潮中难以出现逆转性调整。后期对行情真正起“泻火”作用的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是中国建筑的IPO;二是欧美股市走双底。在此之前,A股市场“要么疯死,要么苦死”的特点仍将继续展现。
股市当前与气温一样火热的另一个原因是,目前市场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市场份额之比已从2005年的70%比30%变成40%比60%,机构投资者普遍在2800点附近空翻多,机构投资者拥抱了权重股,权重股进而“绑架”了指数。因此,只要“泻火”因素没出现,大盘即使震荡也空间有限,个股行情仍会继续争先恐后。
(本文作者为上海证券通首席分析师)
油价下跌当为经济利好
桂浩明
今年年初,国际原油价格一度下跌到30多美元/桶,此后反弹,6月份更是强劲上涨到70美元/桶以上,短时间内翻了一番还多。进入6月中旬,出现了下跌行情,最近加大了下跌的幅度,目前已逼近60美元/桶。从相关分析看,人们对油价的后市普遍不那么乐观。
当国际油价从30多美元/桶开始上涨时,市场曾乐观其成。毕竟,在目前的开采条件下,这样的价格是很多石油生产企业无法承受的,因此必然会导致生产的萎缩,这对经济复苏是非常不利的,就如同“谷贱伤农”一样。后来,原油价格涨了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消费增加以及有关国家加大原油储备的结果,事实上那时各国的原油需求量的确出现了相应的回升,因此这种状况被认为是合理的,视为经济复苏的一个迹象。但以后的情况就不对了,原油价格如同脱缰的野马急速上涨,完全离开了实际的需求。对此,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国际投机资金介入了对原油的炒作。当时的背景是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世界各国的流动性状况都十分良好,实体经济又没有明显回升,不少资金就介入商品期货及股票,原油因其稀缺性和价格弹性方面的优势,很容易成为国际炒家的重要目标。这种炒作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油价大幅上涨。
问题是,世界经济现在举步维艰,多数对原油需求很大的工业国经济还处于衰退之中。这时原油价格的过度上涨,对其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即便是中国,经济已经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但民间投资并没有真正启动,外贸仍然相当困难,这个时候原油价格上涨,终端产品价格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难以上涨,生产企业无法消化这样的涨价因素,因此只能减少产能。这种状况的蔓延必然会导致滞涨,即原材料价格上涨拉动整个价格水平上台阶,而生产企业因为不能承受这样的压力只能减少经营活动,于是在经济生活中,停滞与通胀并存。历史经验告诉人们,这种滞胀是最为可怕的,显然,对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原油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因为投机因素而飙升是非常不利的。如果说现在人们对中国经济有什么担忧的话,原油价格等的过快上涨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看来,需求不足,加上监管的加强以及人们对投机行为的警惕等因素成为原油价格下跌的一个重要因素,原油价格的合理回归对世界经济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增加需求,稳定市场。走在经济复苏道路上的中国本身就是原油消费大国,合理的原油价格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是有利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时下国际原油价格的回落就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利多因素,值得欢迎。顺便提一下,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实际上还是受到某种管制的,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以后,能否作出快速反应也是众人所关注的,否则的话,油价下跌的好处只有少数垄断型企业获得,其对经济的利好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成交天量引出股市“节能”话题
王利敏
本周大盘在3100点附近出现了较大的震荡,如果说这一次震荡与前几次有什么不同,除了迎来了个股热点的转换外,最值得关注的是本周一的日成交金额出现了历史次天量。于是,股市运作如何“节能”的问题提上议事的日程。
据统计,本周一沪市出现了仅次于2007年5月9日的“次天量”。当时的天量是2574亿元,本周一是2067亿元。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前一个天量出现在4000点附近,而目前仅仅在3100点就放了那么大的量。按照股市上涨必须不断放量的原理,岂不是说大盘要再回到6000点,日成交金额必须放大到3000亿、4000亿元,甚至更多?
笔者查阅了沪市1664点以来的多次天量,第一次是今年2月16日大盘接近2400点的1806亿元,第二次是4月13日大盘涨到2500多点时的1905亿元,第三次就是本周一大盘涨到3100点上方的2067亿元。纵观这三次阶段性“天量”,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市场热点都集中在权重板块,导致了成交“天量”,二是大盘随后都出现了回调。
由此可见,大盘出现“天量”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市场采取高举高打的狂炒权重板块的炒作手法时,一是由于权重股盘子极大,大幅炒作必然导致成交量急速放大;二是由于权重股大涨导致指数大涨,众多投资者担心大盘可能会随之调整,大量抛售股票,从而出现了成交量的增多;三是当指数飙升、许多“八”类股跳水下跌的局面出现后,游资和众多持有此类股票的投资者狂抛手中的股票。总而言之,狂炒大盘股最主要的问题是造成了市场极大的内耗,也就是说,交易的量能大增是因为买盘大增、卖盘也大增的结果。
相对而言,在“大盘股搭台,中小盘股唱戏”的格局中,往往能形成成交量不大、多数个股却稳步向上的局面。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小盘个股的炒作一是需要的资金少,二是中小盘股的筹码锁定性较好,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所以,在持续热炒中小盘股期间,根本不会出现阶段性的“天量”。顺便提一下,本轮行情绝大多数时间能够“缩量”上涨,就是因为市场冷落了大盘股。
股市的“节能”除了尽量避免狂炒权重股外,还可以通过“挖潜”来寻找、介入调整了很长时间、股价已大大落后于指数的个股。一般而言,由于这些个股持有者处于不盈利甚至亏损的状态,往往只需要很少的资金就能推高股价,“耗能”极小。其实,近期行情火爆的金融、地产股,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被市场冷落,形成了价值“洼地”,市场在炒作之初,它们的成交量并不是很大,“耗能”不大,只是被狂炒后,才出现“耗能”过大的问题。
当然,笔者的上述说法仅仅从市场稳步运行这个角度看问题,并没有否定价值投资的意思。(本文作者为知名市场分析师)
股市行车与新股发疯
文兴
本周五,2009年首发的两只新股上市了,它们是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有人戏称为“三金携万马”,很喜庆,果然股价也很喜庆——两只新股分别大幅高开64.14%和95.65%,开盘后在资金推动下继续震荡走高。从这两只新股的上市表现看,股价已远超券商的预期,A股市场“新股不败”的神话依然在延续。
现在的股市就像一辆载重卡车,自从1664点载重卡车启动,在经济能否复苏的争论中,卡车颠簸着一直行进在2100点至2200点之间,3月中旬在维稳暖风中徐徐开上了高速公路,速度似乎在渐渐加快,什么海外股市动荡,什么IPO,什么大小非减持等利空都无法阻挡高速公路上的卡车,一路高速前进。
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车,路面必须好,没有大的起伏,在路上行驶的车辆必须文明行车即按规矩开车,不能随意变道,忽快忽慢;车子的车况也要好,不能带病出车;更不能没有油,不然就无法前行。
在股市中,每天的交易量就是车子的动力——油,只要有油,才有继续前进的基础,所以投资者一定关注股市的交易量,交易量小了下来,表明车速进入惯性行驶阶段,由于摩擦的存在,惯性会越来越小。
交易量的实质就是钱,巨大的交易量要消耗大量的钱,上市公司的发行费用、上市费用、股票的交易税,都不是小数,这些钱离开股市后,不会再进入。开车有需要加油的时候,也有不需要加油的时候,交易量有大的阶段,也会有小的时候。换句话说,在车速快的时候,要想着慢的时候,在开慢车之时,也要当心突然间的加速。
在车速变快之时,要观察前车的动态,如果前车的速度不如本车的话,可采取的措施无非两条——一是减速,二是变道,不然就会撞车。如果要变道的话,方向盘要掌握得当,既不与前车相撞,也不妨碍后车的行进。股市的调整就犹如车辆的变道。
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是,开在路上的车子载重量是不变的,这是启动时已经定了的。但股市中卡车的载重量是在变化的,不断的IPO,不断的大小非减持,以及种种再融资,都增加了股市卡车的载重量。
我们知道车辆的刹车距离与载重量有关,越重越不易刹车,车辆载重过大的话,翻车的可能性也在加大。历史表明,股市不太好刹车,一刹车,人仰马翻的一幕大家都见过。
好在现在的股市卡车还在高速公路上,但要注意观察,新股发疯就是需要观察的信号。
(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