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路演回放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地产投资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广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7 1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大盘股将发+“打新”财富效应 资金价格节节高
    国债市场为何出现流标?
    背景与信用
    上半年国债承销团成员
    国债交易量排名出炉
    经济复苏信心重燃 高息货币止跌回升
    转债:股性持续增强 后续关注估值和业绩
    美国债与其他券种料出现分化
    公开市场正回购利率继续上行
    两国债7月17日上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国债与其他券种料出现分化
    2009年07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交行金融市场部 栾雪剑
      ⊙交行金融市场部 栾雪剑

      

      在经过前段时间的急速上升之后,美国国债收益率6月出现了一段时间的震荡盘整,6月底至7月中略有下行。近半个月美国国债收益率略微下行的原因有二:第一,前期涨幅过高,有回调的需求;第二,在6月份周发行国债量创了高峰之后,近两周国债新发行量有所下降,给市场以喘息之机。从以上两个原因分析,近来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下行很有可能是暂时现象,随着今后新国债发行的继续,收益率曲线还将承受很大的上升压力。

      反观近期的机构债市场和信用债市场,却走势渐牛。虽然国债收益率有所下降,但是机构债和信用债与同期国债利差仍然有所减小,这两类债券的信用利差进一步下降。近半个月机构债利差的减小是多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6月份美国经济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回暖;7月1日美联储实际购买了12亿美元的机构债;之后又有数据显示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不良率提高。好消息多于坏消息,推动期限较短的机构债利差到了危机后的较低水平,但是由于机构债受美国住房市场的影响太大,未来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明朗直接影响了对机构债下一步走势的判断。相比机构债,以公司债为主体的信用债市场更能反映整个经济的状况。根据对不同信用评级和不同期限的美国公司信用债市场跟踪,我们发现高信用评级的较短期限公司信用债与国债的利差数月来虽然偶有异常波动,但是总体来说是逐渐缩小,在近期更是达到了比较低的利差水平,显示了公司信用债的信用利差已经达到了危机后的低点,为美国经济已然开始复苏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从前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节节上升和公司信用债与国债利差稳步缩小的现象中,多少可以支持投资国债的资金流向信用市场的判断,其原因是美元资产内部避险需求的降低和对未来经济复苏的预期。避险需求的降低在未来还将持续,经济数据从一片惨淡到目前的好坏参半,显示复苏的可能性更大了,因此美国国债收益率和信用债收益率相悖的走势可能还要继续。在对美国国债投入了太多精力进行研究和讨论后,现在将目光多一点投入到美国信用债,或许不失为一个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