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考虑到今年年底奥巴马将首次访华,美方可能在这一次对话中针对性地重点关注一些议题,比如气候变暖。为了给这次会议“热身”,两位华裔美国部长已在本周一同到访中国。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层次升级 频率减少
根据美国财政部13日发布在官方网站的声明,中美两国的第一次“战略与经济对话”被安排在7月27日至28日举行,地点依旧是美国首都华盛顿。
今年2月下旬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华期间,与中国外长杨洁篪就两国就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达成原则协议。这被认为将推进两国就政治、外交和经济领域的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继续加强对话。
在今年4月1日,也就是伦敦G20金融峰会召开前一天,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伦敦会晤时一致同意,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经中美双方当时商定,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今年7月下旬在美国举行。
经双方商议,王岐山副总理和戴秉国国务委员作为中国国家元首特别代表分别负责经济对话和战略对话。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和蒂莫西·盖特纳财长作为美国国家元首特别代表分别负责战略对话和经济对话。
专家表示,中美在布什政府期间有两个对话机制:“中美战略对话”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现在等于是两个对话机制合二为一,讨论的话题会更加广泛与深入。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潘锐对上海证券报说,从名称上来看,新机制将布什政府期间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提升了一个级别。“按照美方的理解,之前的战略(Strategic)只是‘高级’和‘高层’的意思,现在则是被单列出来,真正成为‘战略’方面的对话。”
专家还注意到,从时间和频次上来说,在布什政府期间,战略对话是一年举行一次,战略经济对话则是一年两次。在合二为一之后,中美之间新的对话将改为每年举行一次。
美方或主打气候议题
分析人士表示,考虑到奥巴马今年11月将访华,这次的对话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为届时的双边首脑会议做前期准备。就具体议题来说,中美双方关注的话题可能会有不同,但也会有很多重叠的地方。
就美方而言,考虑到12月份联合国气候大会即将召开,且在上周的八国集团峰会期间主要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达成了部分一致,奥巴马政府在与中国的对话中可能在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上比较多地涉及。
在这方面,潘锐预计美方可能会对中国提出一些要求,希望中方作出一些减排方面的实际承诺。不过他也指出,从历史责任和发展阶段来看,美方都不能用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要求中国。在碳排放方面,“中国是为了发展,美国则是为了消费”。
事实上,在上周八国集团峰会发表减排声明、承诺到2050年发达国家将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减少80%,一些发展中国家代表已提出了公开质疑。巴西总统卢拉就表示,这是发达国家将更多的减排责任推给发展中国家,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发达国家应当承担更大责任。卢拉强调,巴西提醒发达国家,只有它们接受2020年的减排目标,年底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才可能达成新协议。
对中方来说,如何保障在美投资的安全,依然是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此外,中方预计也将继续敦促美方,不要借环境保护等借口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
专家分析说,对中美双方而言,如何尽快摆脱经济低迷和走出危机,将是两国共同关注的话题。另外两国可能还会探讨加强金融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最近一段时间,全球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高涨。不过,专家表示,从近期的发展看,美元改革的问题至少在短期内已不是中方最迫切关注的话题。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前不久在罗马说,创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目前只是学术界的讨论,不是中国政府的立场。专家表示,现阶段,中国更多的是在加快推进人民币自身的国际化,这本身也符合在长期内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目标。
有望避开国会政治干扰
在以往多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特别是当会议地点在美国时,中美经贸和人民币汇率问题每每成为美方热炒的话题。不过,在本月升级版双边对话中,经贸摩擦可能成为次要的话题。
贸易专家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总体上的贸易不平衡现象已有所改善。美国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对外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降至1999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对华贸易方面,同比来看,美国对华逆差也出现下降。
另一方面,有观察人士注意到,7月底中美对话召开之际,恰逢美国国会休会期间,华盛顿的政治氛围会减淡很多,这也有利于本次对话在更具建设性的氛围中进行。
美债是另一个触碰中美双方神经的敏感话题,也很可能在本次的对话中涉及。潘锐表示,从中国的角度来说,要求美方担保中国所持的巨额美元资产不大幅贬值并不能起到太多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主动进行合理的配置,防患于未然。
上月,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在今年4月末持有美国国债7635亿美元,较3月末减少44亿美元,这是一年多来中国第一次出手减持美国国债。
从美国政府的角度来说,当然希望中国继续买国债,以给其刺激经济的计划“埋单”。美国本财年目前的赤字达到1.086万亿美元,为上一财年同期的三倍多。
不过,持续恶化的财政状况,反过来也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投资人对美元资产的信心。有专家注意到,为了规避风险,中国等一些国家已经在悄悄地改变美债投资策略,即从持有长期债券部分转为持有对利率敏感度相对较低的短期国债。当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短期内这些投资人也不大可能大规模抛售美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