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路演回放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地产投资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广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7 1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财政收入转正
    基础依然不稳
    警惕:楼市飙升或成经济复苏“拦路虎”
    甄别复苏阶段乃各国调控首要前提
    从陈晓为国美引资附加特别规定说起
    如何突破“制度花瓶”困境
    日本机器人也面临“下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财政收入转正基础依然不稳
    2009年07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子勋
      ⊙周子勋

      

      全国财政收入在今年前4个月同比下降9.9%、前5个月同比下降6.7%之后,6月迎来了19.6%的增长。财政部分析说,近期财政收入增幅回升,相当程度上是因为成品油税费改革后转移性消费税增加较多以及一些一次性收入增加的影响。但在笔者看来,财政收入增幅有所回升,很大程度上是离不开我国经济回暖的局势。

      经济持续回暖迹象最明显的体现,自然还是在投资方面。今年前5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5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9%,增幅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与投资持续高涨相对应的是,银行贷款继续保持较平稳增速。银行信贷在前5月超历史的增长以后,6月份在信贷冲动下再次以1.35万亿元的天量超出市场的预期。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给经济的回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与之形成呼应的是在6月的最后一天,国家发改委罕见地在其网站上迅速公布了6月全国发电量数据:自6月15日起,全国已连续9天日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6月23日达到108.04亿千瓦时,为今年以来新高,当月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2.37%,预计6月将扭转连续8个月发电量负增长的局面。而来自南方电网权威消息,南方地区6月份售电量实现了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正增长。虽然连续高温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经济景气度回暖是主要的方面。

      按照逻辑,经济回暖了,财政收入回升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从目前的形势看,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全年财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难改上半年负增长格局。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我国的外贸形势仍由于国际市场的持续低迷而难改负增长的局势。据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825.7亿美元,同比下降17.7%。这是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第8个月的双双负增长,其中,出口下降21.4%,进口下降13.2%。虽说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降幅比今年前5个月累计同比降幅分别减少7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和14.8个百分点。环比来看,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11.2%,出口增长7.5%,进口增长15.6%,表明我国的外贸形势正在逐步走向好转,但是这个态势还是很不明朗,我国的出口市场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改观。

      实际上,从国际市场来看,尤其是随着消费领域的去杠杆化持续深入,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模式已发生了不小改变,过分依赖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走到了一个拐点。同时,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地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扶持,这就可能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外贸进出口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从这个局势来看,我们除了继续稳定出口的形势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内需市场的发展,努力调整结构上的发展,这样才能够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真正走向复苏。

      当然,从财政收入的具体情况来看,地方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收入增长也是全国财政收入回升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统计显示,5月全国非税收入同比增长了1.3倍,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加大了征收力度。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大幅增长很可能是由于地方政府通过新增各种五花八门的收费来维持的,这种局面将极大地打压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而企业效益的最重要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仍然有所下降,国内增值税同比下降4.7%,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8.9%。反映出目前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

      可见,在全球经济复苏情况不明朗的形势下,中国经济依然难以走出单行线,在财政收入转正的局面下,我们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对非税收入的征收有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不能只考虑政府的钱包,而忽视百姓的收入。

      (作者系财经评论员,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