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商学院
  • B7:产业研究
  • B8:专版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7 1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版:市场
    憧憬深港股市合作 恒指收复18000点
    过半数机构短线看多
    权市成交额大增84.72%
    炒新“延后”
    三金万马昨齐大涨
    沪深B指再创反弹新高
    新股发行动态
    深成指放量站上13000点
    资金充裕不惧IPO影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金充裕不惧IPO影响
    2009年07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婧妤 见习记者 钱潇隽
      ⊙本报记者 马婧妤 见习记者 钱潇隽

      

      昨日沪深两市成交再放天量,全日合计成交额达3336亿元,量能领先指数回归牛市水平。

      巨量成交额的背后,是市场充足的流动性支撑。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于军认为,未来流动性充裕的局面仍将持续,一方面,目前全球流动性都处于十分充裕的局面,而全球流动性在大类资产的配置对A股影响十分显著,随着美国经济企稳的确定性增强,资金购买美元避险的情绪将会下降,并涌入新兴市场和大宗商品,继续对新兴市场的流动性提供支撑,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也有利于占A股市值很大比重的资源类股票上涨,继而推动股指上行;另一方面,A股市场赚钱效应再现,并持续破位上涨,对经济复苏、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预期也会使国内投资者手中的资金源源不断涌入股市。

      同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年内不会转向,“货币政策只有在看到连续、强劲的经济复苏,通胀开始出现时,才会发生改变,目前经济复苏并不牢固,谈转向为时过早。”他同时谈到,下半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可能增多,将会回收一部分流动性,但这对市场影响不大,而已过会未发行的股票规模也有限,在市场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的情况下,IPO重启不会对资金形成太大分流作用。

      此外,国信证券策略分析师汤小生也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角度指出,机构网上的认购上限制约了其用于新股申购的资金量,使得当前新股申购对资金的分流作用较改革前明显减轻。

      “融资与引资的速度保持动态平衡,市场的稳定就可以期待。”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近期指数基金的热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IPO对市场的影响,虽然新股发行会分流一部分市场资金,但优质公司的上市同时也会吸引新的资金流入,特别是很多战略投资者买入新股之后锁定期也会很长,对于市场来说反而起到稳定的作用。

      尽管机构对于市场资金面充裕的观点比较一致,但随着指数和成交量的不断走高,不少机构也开始警惕盘面调整的风险。汤小生指出,如果近期回落调整的银行、石化等板块后期探底回升,指数可以继续上行到3300点附近,大盘后期的风险主要在银行板块涨回到前期高点附近时的趋势取舍。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两市换手率合计已大于4%,如果换手率超过4.5%,大盘随时有大幅震荡风险。

      “指数连创新高之后,中小盘股已经有点透支了。”东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毕子男认为,目前市场对于国民经济复苏预期已达到阶段性高点,A股市场上多方占有绝对优势,而投资者把所有利好都预期到的时候往往也已接近转折时机,未来市场反向调整的可能性在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