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2009 7 1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市场现在为啥不怕限售股了呢?
    下半年挑战:密切关注资产价格泡沫
    民营经济不振 回升基础难稳
    别拿信贷资金流向对股市说事
    美金融监管当局进退维谷
    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市场现在为啥不怕限售股了呢?
    2009年07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桂浩明
      ⊙桂浩明

      

      今年7月,沪深股市有件很重要的事,这就是随着中国银行等一批首发限售股的解禁,沪深股市中流通股数量第一次超过了非流通股,从而在技术上表明,沪深股市真正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在这之前,一直有人对今年股市表示担心,理由就是有大量限售股解禁,那将大大提高股市中流通股的比例,进而改变供求关系,导致行情下跌。现在,半年过去了,限售股解禁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但是,这期间两市不但没有下跌,反而一直是在上涨。

      也许有人会说,这批中国银行首发限售股是中央汇金公司所持有的,汇金公司早就表示要长期持有,而且汇金现在并不缺钱,因此没有卖出股票,所以解禁没有对股市行情产生影响。这当然也是事实,不过就相当多的上市公司而言,其限售股解禁时,还是有不少“大小非”、“大小限”套现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限售股减持量已明显超过了去年全年,其中不乏一些上市公司前几位大股东在股票解禁后大部分卖出的例子。至于说到当初作为财务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的“小非”、“小限”,在股票解禁后予以基本出清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一句话,必须承认,随着限售股的解禁,今年市场实际流通量是大大增加的。像汇金公司那样明确表示“解禁不等于减持”的,应该说并不是多数。

      但问题在于,尽管“大小非”、“大小限”被抛出很多,但并没有对股市行情产生大影响,这与人们原先的预期并不一致,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原因并不复杂,就因为市场走强了,有能力承接这部分限售股的流通。应该看到,现在“大小非”、“大小限”的解禁,都是很早就安排好的,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不会对此没有了解,因此在买入乃至持有这些股票时,就已意识到未来会有限售股解禁。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会买入乃至持有,显然是充分估计到了限售股解禁可能带来的压力与冲击,并且认为这不会严重影响相关股票的估值。而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因为基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各上市公司的实情,确认其目前的价格物有所值,不会因为供给的增加而发生明显变化。于是乎,投资者就不再害怕限售股解禁。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在人们在选择所要投资的股票时,一般是不会太在意其是否实现了全流通,或者最近是否会有限售股解禁。不是说这些因素对行情没有影响,而是这些影响是可控的,对股市走势的作用很有限。统计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有过限售股解禁后被减持的上市公司,其股价走势与其他没有这一状况的公司相比,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

      其实,当初大家担心限售股的大量解禁,最主要的因素是认为股票估值太高,靠着市场平均持股成本高、流通股数量有限而维持着,一旦低成本的限售股流通,那么原先的价格体系必然崩溃,股价自然大跌。这样的分析,逻辑没有错,在股市总体处于下跌过程中,随着投资者不断调低估值水平,这种状况是会大量发生的,但当股市进入上涨格局时,情况就完全变了,这个时候人们是在不断提高对股票的估值,从而形成了追高动力,此时维持股价的就是人们对其内在价值的认同,因此只要投资者认为股价还有上涨空间,那么即便此时限售股解禁所导致的供应增加,也不会对行情产生抑制作用。另外,对于“大小非”持有者来说,卖出股票以后,也有一个资金的继续使用问题,通常来说也还会有相当一部分将重新流入股市。如此一来,也就形成了一个正循环,一面是投资者对股市看高一线,使其乐意承接“大小非”解禁所流出的股票,另外一方面从“大小非”套现出来的部分资金还会再买股票。当流通股超过非流通股时,股市依然能够保持强势,原因也就在此。

      应该说,一个处于上涨阶段的健康股市,是不会害怕股票有序发行的,同样也不会担心预期中的限售股解禁。换言之,股市中的所有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够得到解决。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