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智慧封面
  • 2:股文观止
  • 3:大智慧消息树
  • 4:大智慧机构股票池
  • 5:大智慧大鳄猎物
  • 6:大智慧基金
  • 7:个股点评
  • 8:个股点评
  •  
      2009 7 1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股文观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股文观止
    从天量到天价会有较长时间
    沪深股市一周涨跌停板排行榜
    新能源经济与美国人卖的药
    科大讯飞:高成长提升想象空间
    无风不起浪
    指数型基金封杀股指下跌空间
    “二八”大会师 “洼地”股普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能源经济与美国人卖的药
    2009年07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胡宇
      □胡宇

      

      最近美国人向全球经济体开始推销新能源技术,并在全世界倡导环保节能的低碳经济,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对自然的破坏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亟需解决的地步,随着温室效应的逐渐显现,地球气候的恶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美国人以他们一贯的“老大”地位指示地球人应该重视日益严重的节能环保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在向全球人推销他们的低碳经济学理论。他们认为,要克服能源危机,要回归绿色和平,最好地球人家家户户都安上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机。

      的确,推行低碳经济对全球社会都是有利的。尤其是中国,由于近三十年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这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同时,美国人认为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应该承担更多的节能环保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在中国推行新能源经济势在必行。但推行新能源经济能否彻底改变中国目前逐渐恶化的环境危机呢?中国经济能否借助美国新能源技术开启新的历程呢?美国人本次推销清洁能源技术的背后或许孕育更深的涵义。

      自本轮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遭受重大打击,一方面是国内需求严重放缓,失业率高攀,消费者需求日益萎缩;一方面,财政赤字高达万亿美元,政府税收捉襟见肘。为了扩大美国企业的生存空间,恢复美国经济的内在动力,美国在具备独特优势技术地位的情况下,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倡导新能源经济,试图通过出口节能环保技术来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美国人的说法,中美两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42%,双方有很强的战略互补性,一旦共同推进新能源经济,那么美国技术在全球拓展的空间将会进一步加强,而中国将是这一技术实施的最大试验基地。

      当然,新能源经济是否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乃至可持续发展并不是美国所要考虑的问题,而中国在此问题的考虑恐怕要更加长远,新能源经济能否实现中国产业升级,能否让中国走出自我创新之路,能否推动中国经济的彻底转型,从低端制造业开始向高附加值的产业进军呢?

      答案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结构化调整决不能寄托在新能源经济的发展上。尽管中国确实存在一些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但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是如何将低附加值、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转变为高附加值、精细化的生产方式的问题,而借助美国人的技术并不能改变我们仍然存在产业链低端两头的局面,我们可能继续扮演制造工厂的角色,生产出大量的多晶硅、风电设备等类似低附加值的产品。而中国产业转型的矛盾依然没有解决,“中国制造”依然无法实现“中国创造”的价值。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人就开始推行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技术在日本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日本经济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一直存在于经济衰退过程中,而由于国民老龄化与人口红利的消失,日本经济一直缺乏活力。因此,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技术也未能改变日本经济衰退的命运。中国要想获得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要学习美、日的经验,更要寻求适合中国的特点的路子来走。仅仅依赖某些国家的技术和现有产品恐怕并非明智之举。

      而在中国股市上演的新能源经济主体投资恐怕也就是讲讲故事而已,市场投资者往往喜爱选择跟随热点,近期新能源概念股的火爆有理由相信是市场参与者热情推动下的产物。但我们或可以理智的相信,这些新概念和新主题并不适合价值投资。巴菲特老先生曾经屡次告诫过我们,任何新概念和新主题都没有长期存在的价值。每次新科技带来的概念炒作和热点轮换往往换来的就是泡沫的破灭。从历史角度分析,美国100多年的经济发展史,主题投资制造泡沫的案例屡见不鲜。汽车是20世纪上半叶的最大发明,曾经美国的汽车企业高达2000家,但几年之后只有3家存活下来;到1999年的网络科技股泡沫,网络科技公司遍地开花,但能够活下来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

      回顾最近从中国到美国,从港股到A股的新能源热潮,我们可以看到与新能源有关的太阳能、风电、核电等相关热点均有资金不断的关注。上市企业也不断介入新能源的相关行业,涉足风能及太阳能产业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我们看到,作为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多晶硅及其相关产业也出现了疯狂产能扩张。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在建或计划投资多晶硅项目总产能达到17.7万吨,相当于2007年全球产量的3倍和中国产量的150倍,超出了目前的实际所需。理性分析可知,国内与太阳能相关的上下游行业产能极度过剩,从事多晶硅生产的公司必然面临消化产能,压缩存货的境地,新能源的神话故事注定要回归现实。

      有人可能会把巴菲特投资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概念兴起的标志之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巴菲特看中的比亚迪,是因为比亚迪领导人具备了爱迪生的创新能力及杰克韦尔奇的领导能力,是因为比亚迪生产的低成本的汽车、玻璃、轮胎是美国人需要的。更为重要的是巴菲特买入价格非常便宜,具备了安全边际。现在让你买新能源股,你信吗?

      (作者为华林证券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MBA,执业证券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