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照近期信贷、投资的超常增长与资产价格的再度膨胀,物价运行仍处下降通道。面对物价的连续下跌,进一步的货币刺激对于防止通货紧缩的功能可能已经失效。
6月,信贷增长再爆天量。央行数据显示,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月新增1.53万亿元,上半年6个月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已达7.36万亿元,超过2008年全年的信贷增量。年内信贷增长轻松突破10万亿元将毫无悬念。伴随信贷的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上升。1至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5月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增至38.9%,创2004年以来新高。
与此同时,二季度房地产企业景气指数结束连续5个季度的回落,上升18.7点,劲升近两成。种种数据和迹象显示,全国房地产市场正在重返2007年中国房价巅峰时的最高点。与此同时,股市恢复速度之快也超乎想象。1至6月,沪深股市不断攀升。上证综指今年以来累计上涨近70%,创出1992年下半年以来最大半年涨幅,涨幅全球居前。
然而,相对于货币信贷的超常规增长,物价运行却始终处于下降通道。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1.1%。2至6月间分别下降1.6%、1.2%、1.5%、1.4%和1.7%,6月环比下降0.5%;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9%。截至6月已经连续7个月下降,各月分别下降1.1%、3.3%、4.5%、6.0%、6.6%、7.2%和7.8%,降幅呈扩大趋势。CPI与PPI的同步连续数月负增长,表明天量信贷并未打消通缩预期。
毫无疑问,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迅速企稳回升,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相较于经济的恢复增长与货币信贷的高速增长,如此物价运行并不正常。至今,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已逾8个月,即使考虑时滞因素,货币信贷的持续扩张早已应当启动物价调头向上,但实际结果不是这样。这意味着进一步的货币刺激对防止通货紧缩的功能可能已经失效。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症结是产能过剩,根源在结构失衡。对于结构性通缩货币总量调整的作用有限。
首先,产能过剩。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6.3%。投资高速增长与工业增速回升相对缓慢呈现强烈反差,表明企业开工率不足,原因是产能过剩。现在的产能过剩是在原有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周期性产能过剩的压力,由于经济减速,周期性产能过剩的调整要求使结构性产能过剩更显突出。
其次,消费和终端市场、投资和中间市场的失衡。这从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长失衡可以得到验证。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56.9万亿元,同比增长28.5%,比上年末加快1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9.3万亿元,增长24.8%,加快15.7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3.4万亿元,增长11.5%,回落1.2个百分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不同步增长正映射出当前经济中消费和终端市场、投资和中间市场的失衡状况。
再次,储蓄结构。除储蓄、投资与消费结构长期失衡外,当前突出的是储蓄率过高,2007年中国的储蓄率为49.9%,其中企业占22.5%。结果是企业很少消费,主要靠居民消费;而居民储蓄的80%又仅为20%的少数人群所占有,结果是少数人有能力消费、不消费、少消费或畸形消费,对社会总体消费贡献不大;大部分人想消费而无力消费,形成社会总体消费不足,经济不景气更拉动通货紧缩。
最后,内外需结构。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仍然是出口导向。传导机制是出口增长带动进口增长,进而带动国内整体经济与物价水平增长,因而进出口活动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国内物价影响很大。换言之,进出口活动与价格上升,将带动国内物价上涨,反之则相反。今年我国所处的正是后一种情形。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年内进出口活动与进口价格的大幅下降对国内物价下降已带来巨大影响。
因此,针对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单纯货币扩张难以奏效,治理的关键在促进储蓄向消费和民间投资转化,而这需要有一系列相关的结构性调整政策。况且“信贷井喷”不会没有副作用,如果过度增加的流动性未能化解产能过剩,不仅可能招致资产价格膨胀而实体经济就业萎缩的新型滞胀,还可能引发信用风险。1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502亿元,同比下降22.9%。企业效益下滑可能加剧信贷违约风险。
另外,近期国债收益率曲线中短端陡峭化程度已经有所增加。7月9日,7个月后重启发行的1年期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1.5022%,大大高出市场预期。基准收益率上升显示市场未来流动性风险溢价预期已经提高。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需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如何根据形势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增强货币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对于货币决策当局对形势感知的敏锐性、准确性、预见性和政策操作的力度、时机和技巧的准确把握的确是一个全新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