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专版
  • A4:时事
  • A5:股民学校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7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基金·基金投资
    由乐观转向谨慎乐观 尤为关注流动性
    洞察全局的大类资产配置
    华商基金:把握经济复苏中的不均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洞察全局的大类资产配置
    2009年07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嘉实基金产品管理部 陈正宪
      ⊙嘉实基金产品管理部 陈正宪
      根据经典的财务理论,大类资产配置是决定投资回报的重大因素。1991年Brinson, Hood & Beebower对美国91只大型退休基金从1973-1985的季度投资回报实证分析发现,资产配置决策决定了91.5%的投资获利。2000年Ibbotson & Kaplan对美国94只混合基金的月度投资回报分析,几乎所有的获利水平都是由资产配置所决定。

      回过头再来看国内市场,总结国内投资者在2006-2008年的投资经验可以发现,大类资产配置正确与否决定了穿越一个牛熊市周期中的投资理财的效果。在2006-2007年的牛市时,投资股票类资产一般都能取得可观收益,当然股票投资收益也有差异,但这并不能被视为决定投资收益的主要因素;2008年市场单边下跌解释了原因,2008年投资股票类资产的收益,远不如持有债券类资产为佳。随着A股市场在2009年上半年领跑全球股市,股票再次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资产,可见大类资产配置才是决定收益差距的关键。

      在对的投资时机选择对的投资标的,是获取投资回报的制胜关键。许多宏观经济指标都会影响市场趋势,其中必有内部机理。机构投资者擅长透过构建一个理论分析的框架,来捕捉隐含的内部机理以及相互影响的程度,并最终梳理出对投资决策有利的信息。

      机构投资者一般采用战略资产配置(Strategic Asset Allocation,SAA)策略以及战术资产配置(Tactical Asset Allocation,TAA)策略,其中战略资产配置策略主要是考虑未来2-3年的经济情况,战术资产配置策略则关注短期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时间跨度通常在半年以内。在海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波动性相对较小,机构投资者较长采用战略资产配置投资策略。反观国内,由于新兴市场波动性较大,也常有政策因素或是短期事件影响市场趋势,因此关注短期因素的战术资产配置更符合国内投资环境。

      以嘉实回报混合基金所采用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来说,在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背景和资本市场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对权益类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和现金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进行分析预测,完成大类资产配置的参考依据。嘉实回报采取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主要从宏观因素、市场因素和估值因素三方面,来解构宏观经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并做出股票及债券的资产额配置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战术资产配置策略并不仅仅是产生“买进”或是“卖出”得到单一结果,更多是关注具体各个指标的变化情况,从中分析在当前环境下可能对市场产生最大影响的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预测,以把握市场的方向,并做出资产配置的结论。

      我们发现,投资者在制定投资决策时,往往较多地考量过去的投资经验:在2009年上半年投资时,由于还残留着2008年市场下跌的惨痛经验,投资者迟迟不敢进场而变成承受“踏空”的风险;在2008年想着2007年股市单边上涨的投资经验,所以一直持有基金反而受伤更重;2007年吸取了2006年股市大幅上涨的经验,坚定地持有基金而获取较高回报;但在2006年投资时,想着2005年股市下跌到998点的经验,许多投资者也经历过“踏空”的心情煎熬。如果我们依据考虑的经验来做投资决策,过去4年只成功过1次。

      机构投资者知道,投资其实反应的是未来趋势,而不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实。投资大师约翰·邓普顿曾说过:“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因此掌握未来的投资趋势,才是投资制胜的关键因素,而未来的投资趋势跟宏观经济指标、市场估值以及投资者情绪有较大的关联性。

      因此透过战术资产配置策略,投资者可以洞察全局,在深入了解经济运行周期趋势以及大类资产在相关经济周期的表现后,做出大类资产配置决策,同时也让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更全面、更理性、更有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