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国内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信息披露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专 版
  • C4:专 版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7 2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发行符合预期 10年期国债稳定债市心态
    三个月央票发行量降至50亿
    厦门首创中小企业集合发行可转换债
    下半年债券
    机会有限
    “09扬城建债”今起发行
    “09武进债”7月24日上市
    进出口行将发3年期金融债
    财政部29日招标7年期国债
    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机制的提示意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机制的提示意义
    2009年07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交行金融市场部 栾雪剑
      ⊙交行金融市场部 栾雪剑

      

      美国时间7月21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半年度听证会上向国会做了货币政策报告。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听证会报告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总结和澄清了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

      这对中国也具有提示意义。中国当前的情况有与美国类似的地方,也有截然不同的特点。相似之处是中国目前与美国一样也遇到了保发展和防通胀的两难问题,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需要有足够的艺术。不同之处是美国需要解决的是积聚在美联储账户上的巨额超额准备金,而中国当前的流动性已经通过银行信贷进入了经济和金融体系。特点不同,需要的解决方式也将不同。从这个意义上看,人民银行要拿出比美联储更高明的政策。

      由于执行难度和对金融市场将造成的冲击程度不同,预计美联储采用五种途径的优先级递减,未来也可能只会将其中的部分付诸实施。然而,伯南克关于退出机制的陈述,向市场传递了几个比较明确的信息。

      第一,目前距离货币政策转向还较远。伯南克将收紧货币政策的时间定在通胀威胁逼近时,从现在看,存在的是未来通胀预期,通胀威胁实际逼近预计还会有较长的时间。

      第二,一旦决定收紧货币政策,美联储有足够的决心和能力立即完成转向。陈述中提出的五个途径都有完全的可行性并且预计有良好的效果,一旦开始实施有希望立即见效。

      第三,美联储将会相对财政部保持更多的独立性。在对第三个退出途径的描述中,伯南克特地指出美联储将会尽量保证在不依赖财政部的情况下实施自己的货币政策,这或许意味着美联储在完成了3000亿美元的国债购买计划后将不会对该计划进行扩大。

      以上三个信息的传递,其背后反映了美联储归根到底还是想实现推动经济复苏同时又不致过早引发通胀的政策目的:伯南克通过公布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一再打消市场的通胀预期,消除通胀自我实现的链条,但是计划没有具体实施时间,就同时给市场一个感觉,只要通胀威胁不大,就不会收回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了金融市场的资金宽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