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谈股论金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7 2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金融·证券
    四大行信贷投放排名更迭 战略差异凸显
    工行上调今年新增贷款规模目标
    南京银行加快扩张 下半年侧重小企业信贷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建议组建实体金融
    监管协调机构
    上海拟研究建立保单转让市场
    上海车险实现数据大集中
    上海上半年产险效益扭亏
    渣打与中国出口信保
    签署国内首份银行保单
    应对雷曼迷你债回购 交行拨备两亿港元
    龙永图:
    西部建设金融中心应渐进
    下半年信贷投放将向消费信贷倾斜
    中信银行
    申请成立汽车金融公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四大行信贷投放排名更迭 战略差异凸显
    2009年07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鹏峰
      尤霏霏 制图
    上半年,中行人民币新增贷款规模达9070亿元,工行为8260亿元左右,农行约为8200亿元,建行为7090亿元

      ⊙本报记者 周鹏峰

      

      政府项目推动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狂飙至7.37万亿。但素以项目贷款见长的建行在此轮信贷狂飙中则屈居四大行末位,以国际业务见长的中行则以9070亿元的人民币新增贷款规模拔得头筹,各大行战略取舍差异凸显。

      据报道,截至6月末,中行人民币新增贷款规模达9070亿元,工行次之为8260亿元左右,农行约为8200亿,与工行仅有60亿之遥,而新增贷款一季度曾有领先优势的建行则以7090亿元左右的规模居于末位,与中行差距近2000亿元。

      而据可查数据显示,2008年工行境内分行新增人民币贷款为5367.65亿元,居业内第一,建行新增人民币贷款也超过5000亿,中行新增人民币贷款则仅为3863.35亿元。但仅仅半年之后,这一排名发生了逆转。

      早在货币政策毫无微调预期的4月,建行一位高层就告诉记者,已知会全系统不跟同业比进度,中行则在3月下旬召开的2008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提出了“扩大业务基础,优化业务结构,实现跨越式增长”的战略目标。可见,在基建领域颇有优势的建行此次选择了稳健,而中行则急需借机调整结构,扩大国内业务份额,选择了强势进取。

      分析认为,金融危机导致海外业务收益的下滑是中行力求扩大国内业务规模以释放业绩压力的一个直接原因。因此,在扩规模、调结构的目标下,中行更直接提出了要把人民币存贷款市场份额提高作为重要的绩效指标。农行则要为上市铺路,做大业绩,因此寄希望做大规模,增强盈利能力,并稀释不良率。工行与建行因业绩基础相对较好,因此较为理性与稳健。

      对于中行的做法,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基本持认可的态度。某银行分行负责人即表示,国际业务优势越来越小迫使中行加强国内业务的开拓,此次宏观调控正好为其提供了机会,加强了与地方政府尤其是省市政府的联系,伺机进入了之前的短板领域,这对中行而言不失为一次转型。另一股份制银行某地分行人士也告诉记者,实际上近年来中行业务优势已不局限于外贸等行业。

      那么,中行的强势进攻是否意味着建行与工行市场份额的被侵蚀?对此,另一业内人士则对记者表示,工行与建行国内业务基础较好,可抓中间业务收入,不一定以信贷投放量取胜。他告诉记者,实际上建行是在国家及地方项目中作为牵头行最多的银行,因此其综合收益较高。而国内业务基础稍逊的中行、交行则有必要靠量缓解业绩压力。

      不过对于中行的强势,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质疑与担忧。一业内人士表示,一是存在虚增或季末冲规模的可能,二是未来资产质量可能面临更大考验。

      一股份制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银行选择性退出某个企业或行业很容易,因为承接的银行很多,而在2008年信贷紧缩期间,银行的选择性退出则尤为艰难。上述业内人士即告诉记者,中行与农行实际上也承接了另一些银行急于退出的领域,而这则可能为其资产质量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