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金融·证券
  • 6:圆桌
  • 7:观点评论
  • 8:上市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专版
  • A5:产业·公司
  • A6:信息披露
  • A7:股民学校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圆桌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研究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对话
  • B16:基金·对话
  •  
      2009 7 2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3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3版:基金·封面文章
    基金调查:七月没有申赎风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调查:七月没有申赎风暴
    2009年07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见习记者 朱宇琛
      漫画 张大伟
      随着基金发行快速升温,更多的关注锁定了目前的基金业。基金业目前最新的申购赎回状况如何,目前的基金规模如何解读?未来是否会有大量资金入市,再掀一轮股市风暴?对此,《基金周刊》调研了京沪深的十家大中型基金公司。

      ⊙见习记者 朱宇琛

      七月基金持续净赎回

      虽然基金发行比较热烈,从七月各基金公司已成立基金的申购赎回情况来看,投资者在现阶段对基金申购的热情可能并非如想像中强烈。

      7月份以来,随着股市的加速上升,各类型基金特别是偏股型基金大都取得了良好业绩。截至7月24日,收益率最高的指数基金已经超过100%,非指数型的偏股基金也超过了80%。与此同时,新基金密集获批发行,首发规模也节节攀升。

      但事实上,根据本刊对北京、上海、深圳共10家基金公司所做的最新调查,开放式基金实际上仍然在延续上半年趋势,无论偏股型还是固定收益类,各基金大多继续处于整体净赎回状态,份额持续小规模收缩。

      调查显示,进入七月,无论大、中、小型基金公司,大都仍面临一定程度的赎回压力。其中,主动投资型的偏股基金和固定收益类基金多数处于净赎回状态,只有指数基金仍然一枝独秀,受到持续追捧。

      具体看来,基金周刊调查的业内几家最大的基金公司规模整体稳定,有少量净赎回。规模居中的基金公司在偏股型基金的申赎情况上略有分化。部分公司的市场部门表示旗下基金整体净申购与整体净赎回的公司数量大致相当。

      但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上,各公司的净赎回状态则相对统一。其中,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透露,该公司固定收益类产品7月以来一直处于净赎回状态。

      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则表示,该公司固定收益类基金规模持续萎缩,每天赎回比例超过1%。“这与该类产品目前的业绩表现有关,确实在股市火暴的环境下,今年对于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来说,销售大环境实在不能说好。”该公司人士表示。

      唯一例外的是南方基金。南方基金对本刊表示,近期该公司旗下保本及低风险的偏债基金申购量持续放大,出现明显的净申购。对此,南方基金认为,这可能意味着目前市场已经出现分歧,投资者情绪开始分化。

      在投资者对后市操作显示出分歧之时,当前唯一算得上形势明朗就是指数基金。

      基金周刊此轮调查中,指数基金是唯一整体处于净申购的基金种类,“态势最好”。其中,截至7月15日,嘉实沪深300较之6月30日净申购25亿份,最新规模已经达到413亿份。而工银瑞信旗下工银300则在近期获得了来自机构近5个亿的净申购,目前该基金机构占比上升至20%。

      长盛基金表示,截至7月16日,长盛中证100的份额在过去一个月内增长了15.7%,总体呈现净申购。南方基金还透露,5月来南方沪深300的申购量“在旗下所有基金中位于前列”。

      同样,博时、易方达、广发、富国等旗下的指数基金也皆总体处于净申购状态。也正因指数基金的规模相较于其他类型基金,尚算维持住了喜人涨势,采访中有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地只愿意公布“旗下指数基金处于净申购”,而对其他类型基金的申赎情况则表示“数据太敏感,不方便透露”。

      3800点或是敏感区域

      从调查情况来看,基金在7月份的申赎情况整体还在延续上半年趋势,即偏股类基金整体处于规模较小的净赎回,但指数基金净申购。

      而作为二季度赎回“重灾区”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目前仍然整体处于较大规模的净赎回状态。但在目前市场状态下,不排除孕育变化的可能。

      刚于上周公布的基金二季报显示,相比一季度,基民在二季度的赎回意愿有所下降。天相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基金份额总体缩水1135.35亿份,净赎回比例为5.34%。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呈现小幅净赎回。其中,股票型基金净赎回比例为1.02%,混合型基金净赎回比例为2.27%。只有业绩抢眼的指数型基金受到市场青睐,整体实现6.45%的净申购。

      而考虑基金公司的层面,各家基金公司份额的增减呈现出较大分化。

      以申购赎回净额排名,4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在2季度份额缩水最多,净赎回比例均超过15%。这显然与上述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去年资产相当部分为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而偏债基金今年整体赎回压力较大有关。

      另外,净赎回比例在10%到15%之间的基金公司共计10家,净赎回比例在10%以内的基金公司达到35只,还有10家基金公司2季度份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2季度业绩较好的中小规模的基金公司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整体份额实现了增长。

      采访中,有基金公司表示,目前的小额赎回态势,与投资者认为市场可能已运行到高位,对后市风险无法确定有关。毕竟进入2009年后,上证综指从1880点连续飙升至7月24日的3372点,涨幅近80%。仅7月,上证指数不到一月就上涨了365点,涨幅超过12%。股市的连续飘红让基金业一扫2008年的阴霾,二季度还扬眉吐气创下单季盈利最高值。不少基金不仅让去年损失惨重的基民回本,更超越了2007年牛市顶峰的最高净值。

      因此,有基金公司认为,在苦等一年多后拿回本金,甚至可能有一定盈利的投资者会倾向于赎回基金落袋为安。这个分析也得到了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支持。该中心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上一轮我国开放式基金持有人在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被套后,普遍选择在2006年第一季度大盘1300 点时全部赎回,因为1300 点是当时全社会基金投资者平均成本线。当时大盘演绎了“千三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壮观景象。而在2007年,3800点到4000点是当年“5.30”之后全社会大举买入基金的平均成本线,套住了3000多万基民,至少1万亿资金。因此报告认为,待指数上攻到3800点以后,将面临全社会范围的巨量换手。

      现在,股市已经重新进入了3300点。虽然在二季报中,绝大多数基金都认为,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和流动性的持续充裕,下半年将继续出现良好的投资机会。但经历了2007年的暴涨暴跌,已经出现大幅上涨的市场仍然让部分谨慎的投资者选择了抢先一步兑现盈利,保本为上。

      “存量管理”亟待摆上基金案头

      当然,除了短期内部分投资者开始“落袋为安”的原因外。国内基金业自身的行业特点决定了目前的这个业绩表现。

      从历史规律看,A股基金在成立后,普遍存在着长期份额单向递减的内在规律。这个规律除了在2007年管理层限制新基金发行规模后短期改变外,似乎从未化解过。

      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与目前国内基金业以银行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市场机制有关。目前,基金公司对于银行渠道、特别是传统四大国有银行的销售依赖非常严重。基金的销售成绩,很大程度取决于银行对该产品的推销力度,这也是导致基金公司不得不花费巨额成本对银行进行销售激励的原因。

      据悉,一般来说,基金公司除了需要向银行支付托管费、申购认购的交易费以外,还要与银行额外签订销售奖励协议,进行销售激励。在新基金密集发行时期,这种费率比例还可能因为竞争而不断上涨。正由于银行在基金首发上取得的收益是日常规模申赎的3-4倍,导致这种基金销售机制存在明显的“重发行、轻日常规模”的特点。

      正因如此,鉴于目前基金的发行规模已经无法和2007年最旺盛时动辄百亿的时期相比,在存量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一线网点更倾向于把资金配置到新基金的销售上。也因为银行销售的特点,目前基金业还存在“重短期激励,轻长期业绩”的现象。部分基金公司以短期业绩通过渠道进行持续营销,并给予同新发基金相当的激励措施,致使原本长期业绩更优、更值得投资的部分老基金的持续营销在大环境上处于劣势。

      由此导致,一旦市场活跃,银行渠道为了追求更多收益,经常鼓励投资者赎回老基金、转购新基金,或者承诺以新基金激励标准进行持续营销的部分老基金,从而出现了所谓的“搬砖头”行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虽然从当前看来基金的发行规模一日胜于一日,理应销售火爆,但最终的统计数据却显示,老基金实际上整体处于净赎回状态。

      而值得业内深思的是,现在的基金业的规模已非前几年可比,在基金业走过了遍地黄金、大批基金公司跑马圈地的时代后,庞大的存量规模如何维护,已成为目前基金业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回顾过往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从1998年中国新基金业诞生以来,一直到2007年,中国基金业一直处于高速扩张时期。而2007年,随着股市高烧和“全民理财意识”的觉醒,中国基金业迎来急速膨胀的一年。基金公司在当年的管理费收入比2006年增长了近4倍,接近此前7年间基金所有经营业绩总和,个人投资者占据了开放式基金总份额的90%,行业总资产规模一度突破3.2万亿元。

      但当2007年这个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当前国内基金业却不得不面临一个相当大的“后遗症”如何安抚和维护牛市高潮进场的基民。根据2007年基金年报数据,346只基金的超过20400亿份。而2009年公布的二季报数据显示,441只基金总份额为21699亿份,增幅不过6%。基金已经开始进入一个“精耕细作”的过程。

      也就是说,现有基金业的格局,恐怕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在这个现有存量为主的,新发基金份额为次的新时代,如何管理存量应成为整个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