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贵
作为布什时期“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机制的延续,从今天开始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既是测试奥巴马政府有否形成全面对华战略的试剂,亦是在经济与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各国热望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两大经济体就全球重大政经议题和各自关切的双边问题的一次重量级博弈。正如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傅立民所言,本次对话,双方要谈的问题一大堆。既有奥巴马政府热衷的气候问题,更离不开两大经济体早已交锋多次的贸易、汇率与金融市场等问题。当然,作为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双方还将讨论如何共同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以及危机之后的经济增长问题。可以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逻辑框架使得原本相对内敛的中国被迅速推到开放世界的政经舞台上演出,面临着承担更大国际义务的压力。更难回避的是,中国的崛起正在某种意义上改变着世界政经版图,而美国作为既有国际政经秩序的设计者、主导者和既得利益者,势必对此产生不安。美国也深知,以强硬姿态和中国打交道不仅收效甚微,还会损害自身利益。因此,怀着复杂对华心态的美国,还是理性地选择和中国举行战略对话来解决中美之间的重大利益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首先是要解决两大全球性力量长期以来战略不信任问题。
从两国战略对话的演进来看,如果说,在对话初期,美国还能 “稳、准、狠”地抓住人民币汇率机制问题,使中国被迫跟着美国的脚步起舞。那么在人民币自汇率改革以来已累计升值20%的今天,美国再拿这个问题说事已掀不起什么波澜了,年轻气盛的盖特纳就曾尝过苦头。
美国真应该感谢中国,至少在美元风雨飘摇的那段日子里,中国不仅没有落井下石,而且还以实际行动支持美元稳定。如今,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已经超过8000亿美元,以至于美国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尔森也指出这个数字够大了,不宜再增加了。不错,正如美国人所说,美国借中国的钱总归是要还的。只是在这句话的背后,可能还隐藏着还不起或者不愿还的逻辑。对此,中国怎能不防?
可以说,美国是在借助中国之力以图恢复其昔日无可匹敌的金融竞争力。因为金融对美国实在太重要了。美国不久前通过“金融白皮书”描述的金融监管改革路线图,正是要修复因受危机冲击而大大受损的金融竞争力,进而恢复人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以确保美国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金融优势。中国必须看到,富有变革精神的奥巴马政府正在重整美国实体经济,而且启动了实质性的产业调整与技术革命准备工作。美国的金融业逐渐止血,汽车、房地产等产业正趋稳定,使得美国可以腾出手来研发新能源技术。一旦该技术成熟,美国将结合其依然强大的金融服务优势以及丰富的新技术产业化经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自新经济革命之后的又一次产业革命,重新切割全球产业版图,再次占据世界经济的制高点。若真如此,届时中国要从战略对话中博得主导权,难度无疑很大。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中国应抓住美国综合实力下降的难得时机,争取积极主导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并在战略博弈中维护中国的切身利益。中国不能满足于美国的口头承诺,更需要的是在设计对话议题时,既照顾到美国的关切,更要在关乎中国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要理直气壮地要求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组织中增加中国的发言权,要求美国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消除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并购中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