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国内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2009 7 3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5·30行情会否重演
    首发节奏与牛市趋势
    暴跌拉开阶段性调整序幕
    多空对决
    冲高回落 整固蓄势
    上升通道中的一次震荡
    大跌并非牛市终结
    恒指震荡加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跌并非牛市终结
    2009年07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恩智
      ⊙张恩智

      

      周三大盘上演惊心动魄的一幕,上证指数在11点后突然跳水,最大跌幅高达261点,两市成交高达4千亿元以上,创出天量。但从机构仓位、板块轮动、投资策略等方面看,大跌并非意味着顶部,应该等待惯性下跌后关注稳健型的银行股和高Beta值的航运板块。

      

      机构资金毫发未损

      从成交量方面看,周三两市大盘成交量接近4300亿元,远远超过大盘6000点顶部的成交量。这一方面显示出在此点位多空双方分歧比较大,另一方面说明当前市场资金量充沛,超过2007年顶部水平,在宽幅震荡之后,大盘整体上升趋势性动力依然坚定。

      从资金面看,根据200多家基金最新2009 年二季度资产管理规模数据来看,基金出现持续资金正流入,主力“弹药”比较充足,震荡正好是主力建仓的较好时机。

      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在近期的新发基金当中,指数基金和LOF占据主流,更将强化对指数的推动作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20只标准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了57%以上,而指数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更是达到了70%以上。稳步的净值提升逐步夯实了基金内在的投资价值基础,而且强劲的市场氛围推动交易型基金的交易价值得到了有效深入发掘,ETF、LOF、封闭式等交易型基金表现强于基金整体平均。在宏观前景向好的支持下,A股所有股票型基金及混合型基金可投资资产中的股票仓位均出现大幅上升。此外,金融类股在股票投资中的比重也从一季度末的23%反弹至29%(而金融板块占自由流通市值的比重为27%)。从周三权重股的表现来看,指数权重股的跌幅明显小于大盘,有的权重股几乎毫发未损,显示出大跌之后,大盘暗藏“升机”。

      

      两大板块逆势上扬

      从板块表现来看,在指数大跌的背景下,依然有个股敢于涨停,医药行业甚至两只个股联袂涨停,钢铁板块也表现不俗,多只个股冲上涨幅榜前列,出现了涨幅超过9%的个股。这种情况无疑说明,虽然大盘出现大跌,但板块机会依然丰富,中期行情远未结束。

      从基本面看,国务院发布《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成为医药板块逆势上涨的强大动力。从市场层面看,医药板块相对于非蓝筹股的估值溢价水平回落,凸显了医药板块的投资价值。医药股经历了上半年的沉寂后,使得相对于医药非蓝筹股估值溢价水平恢复到了2008年初的水平。我们认为医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是明显,而相对估值溢价水平的回落,则体现着医药蓝筹股相对于其他板块更具有投资价值,值得我们中期关注。

      除了医药板块外,钢铁板块个股也出现逆势大涨。随着近期钢价和产量的稳步回升,钢铁行业将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建筑钢材需求强劲,板材下游需求逐步好转,出口情况也有望改善,钢价后续仍有上涨空间,钢铁板块也有继续向上的推动力,未来钢铁板块依然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关注稳健权重股走势

      从大盘在下跌当中的表现来看,我们认为银行股为代表的权重股较为抗跌,而在指数跌到一定位置之后,具有高Beta值的权重股也可能重新受到资金面的关注,可在震荡之后重点关注。

      首先,银行股在近期下跌当中跌幅较小,抗跌性较强,基本面有强大数据支持,可以在大盘止跌后重点关注。央行6 月份的信贷数据显示银行经营环境向好的势头明显,存贷款数据中出现多个结构性改善趋势,在6 月份得到了进一步确认。无论是资金活化、票据融资规模收窄以及四大行贷款占比下降等结构优化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而过去十多年的经验数据显示,贷款增速高企对投资的拉动作用有大约半年的时滞,上半年密集的资金投放,将推动今后投资增速的持续上行。而企业资金活化的变化更是鲜明。用M1 和M0 增量之差推算,银行板块活跃与企业投资活动加速的特征相一致,基本面稳定向好,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除了银行股外,我们建议关注有提价预期、PB处于低位的航运板块。从基本面看,近期船只订单融资依然紧张,我们认为集装箱航运行业正在接近其最差时期,未来即将V型反转。随着旺季的到来,航运企业似提价预期较为明显。在提价预期下,由于航运企业Beta值较高,我们建议在震荡之后适当关注PB较低的航运企业,以获得二级市场的交易性机会。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周三大盘单日下跌幅度过大,未来还可能有一个惯性下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系统性风险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建议在回避风险的基础上把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