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国内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2009 7 3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美元反弹
    纽约油价中止连阳
    罕见巨量放出 商品市场阴晴难测
    大平集团:合作社引领农民套期保值
    光大期货长春营业部开业
    钢材“一枝独秀”六连阳 成交破百万手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平集团:合作社引领农民套期保值
    2009年07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钱晓涵
      ⊙本报记者 钱晓涵

      

      菜子油期货推出后,对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安徽、湖北、四川涌现了不少农民合作社组织,在油菜子种植和销售中通过和期货相结合,保护了农民利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这里面,安徽巢湖巨兴大平油料合作社就是其中典型。

      据了解,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的桥梁。2004年以来,国家在中央的一号文件里多次提倡在有条件地区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使合作组织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代表。

      安徽大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平集团”)位于安徽巢湖,是以菜籽油加工为主的大型油脂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2001年以来,大平集团为了发展产业化农业,一直在探索和实践订单农业模式,从最初的 “龙头企业+农户”,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最后又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社员”及“订单+期货”的模式,从而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提高了农户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实现企业利润增长的同时,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形成了“大平模式”。

      在大平模式中,合作社起到承上启下的组织作用。大平集团发起领办合作社,每个农户交纳10元股金,成为社员。大平集团与合作社签订了免费供种、保护价收购和加价收购油菜籽的合同,合作社与每户社员签订了详细的订单,规定油菜籽价格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油菜籽市价低时,按保护价收购;市价高时,在市价基础上每斤加价3至5分钱进行收购;在年底实现利润时,对合作社二次返利。这样就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社员”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同时,大平集团在期货上积极套保,实现“订单+期货”的运作,保障合作社组织的稳定发展。

      2008年6月夏收油菜籽上市后,油菜籽收购价格一路上涨,安徽地区从2.4元涨到2.8元/斤的历史高价。大平集团认为菜籽油市场风险很大。但此时如果不收油菜籽或降价收购,将失信于合作社,同时也会失去市场。因此,油菜籽还要收,市场还要做,但一定要在期货上保值。

      从6月开始,大平集团在菜籽油期货809、901合约分批卖出,最终目标是保值8000吨左右,约1600手(1手=5吨)。平均建仓价位是12800元/吨。7月下旬,由于金融危机的恶化,国际市场商品期货价格大跌,菜籽油也难以幸免,期货、现货价格均开始暴跌,菜籽油809合约从7月初的12500元/吨左右跌至8月初的9700元/吨左右,此时,国内菜籽油行业哀声一片,很多没有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企业均被高位套牢。大平集团一方面在现货市场上低价销售,一方面按照销售进度在期货市场陆续平仓,平均平仓价位在9700元/吨左右。在这次行情中,大平集团现货亏损为540万元,期货套保盈利900多万元,取得了较为成功的保值效果。

      2008年菜籽油价格大幅波动,全行业面临亏损,但大平集团仍能保持稳健经营,是2008年国内除中粮、益海等公司外为数极少的不亏损有盈利的油脂企业。

      “我们盈利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我们比较及时地利用了期货这个工具。”大平油脂总经理李立荣表示。安徽粮食协会油脂分会主任舒兴佳认为,如果企业都能像大平油脂这样利用期货市场套保来锁定加工利润,那么剩下的最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是考虑如何扩大生产规模了。

      大平油脂通过“订单+期货”的模式获得了稳定的压榨利润。同时也促进了订单的履行。在2008年油菜籽收购价格高开低走的情况下,大平集团不仅全部履行与合作社的订单,而且收购价格在安徽省是最高的,为2.9元/斤,比2007年高1.2元/斤。同时比其他没有实行订单的高了0.2元/斤,仅此一项,即实现农民增收800万元。通过“订单+期货”,实际是把期货市场的部分利润转移到了社员手里,从而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树立了农民——企业协调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