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路演回放
  • B4: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专版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2009 7 31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汽车周刊
    全球汽车秩序之变:中国第四极
    海马汽车:成功转型重于追求销量
    盖世汽车研究院:金融危机引发全球汽车产业变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海马汽车:成功转型重于追求销量
    2009年07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琼
      ⊙本报记者 吴琼

      

      自主品牌是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业第四极的核心力量。近年来,不少汽车企业纷纷进行了战略转型,以期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金量时代转向高附加值、高含金量时代。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海马汽车甚至为此牺牲了小排量轿车井喷的大好冲量期。海马汽车战略调整进展如何,下半年将何去何从?为此,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了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全权、海马汽车市场部部长汤斯。

      上海证券报: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600万辆,增长势头令全球瞩目。下半年仍能持续这一增长态势吗?

      秦全权:2009年是复杂的一年。中国车市结构性增长,未进入全面牛市。同比增长速度比较快的是一些小排量、低价汽车,尤其是A级车、低端的A0级轿车。

      汤斯: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增长迅速。一方面他们的经营生产更灵活;另一方面,它们的产品符合上半年消费需求。下半年市场或者明年市场恐怕不会如此乐观。因为中国汽车消费主要建立在储蓄消费和收益的基础上,国外建立在信贷消费上。这两年收入上涨的居民并不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消费。

      上海证券报:上半年海马汽车的表现落后于自主品牌同行们。你们对此如何评价?如下半年或者明年市场增长放慢,海马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吗?

      汤斯:我们有得有失。我们不满意上半年的销售表现,但产品销售结构调整基本上达到预期目标。调整结构对将来的发展更有好处。

      销量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就是调整产品结构。今年上半年,我们一直在减产海福星,但这刚好属于上半年最热销的小排量经济型轿车。2008年,我们的“海福星”最高月销量曾占公司总销量的80%。海福星是海马A级平台的一个最低端的产品,比例过大,不利于企业长期健康发展,也影响企业盈利。

      经过调整产品结构,未来我们将形成三大阶梯状产品序列,海马3、福美来等中级车、H2为平台的MPV、AO级车。未来产品的盈利能力将高于2008年。

      下半年整体汽车消费形势对海马汽车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随着海马汽车的欢动等新车上市、销售渠道全面提升后,下半年表现会好于上半年。

      上海证券报:海马汽车为什么对赛事营销情有独钟,耗时4个月举行欢动0-400米加速赛。从国际惯例看,赛事营销的投入比较大,尤其是F1。从投入产出比看,是否合算?

      汤斯:与F1赛车相比,可供选择的低门槛的赛事很多。目前海马汽车用于赛事营销的费用占总营销费用的比重并不高。赛事营销只是汽车营销的一个补充。

      另外,海马汽车希望用五年、十年,将海马品牌打造成国内家喻户晓的自主品牌。目前汽车自主品牌的竞争主要是渠道竞争和品牌竞争。我们希望通过赛事活动这种体验式营销,和其他自主品牌形成某些差异。海马欢动的0-400米直线加速赛,让更多人了解到海马欢动1.6L的技术优势。投入产出效果还不错。

      上海证券报:自主品牌长远发展的基础是自主研发。海马汽车三大阶梯状产品尤其需要自主研发。你们自主研发的思路是什么?

      汤斯:现在无论合资品牌还是民族品牌,基本的研发思路都是以我为主、兼容并重。发动机或者产品的开发过程分成四阶段,即设计阶段、试制阶段、试验阶段、量产阶段。目前,海马汽车采取的策略是,设计阶段以我为主、对外合作为辅的方式;试制、试验和最后的检验主要由自己做,但底盘调校等方面由海外机构提供支持。这样一来,可以节约成本和加快新车投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