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路演回放
  • B4: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专版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2009 7 31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产业·公司
    开发商“捂盘”现象难绝 热钱推波助澜?
    “微雅联盟”无关中国雅虎
    微软中国研究在华执行方案
    中海油福建项目成功接收印尼首船LNG
    国内企业:甲醇反倾销诉讼胜算大
    需求疲软
    6月国际航线收入剧降三成
    中移动WLAN设备招标结束
    国标WAPI设备获九成份额
    青岛港油二期新增管线工程竣工
    京沪“以旧换新”招标完成
    旧品回收价格尚需继续商讨
    网络铺设超预期 联通扩大3G放号规模
    二季度住宅市场供小于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开发商“捂盘”现象难绝 热钱推波助澜?
    2009年07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和裕
      7月中旬,南京某楼盘数百买房者拥挤在售楼处,排队抢购 资料图
      ⊙本报记者 李和裕

      

      尽管地方政府开始主动督促供应,但是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开发商的捂盘惜售态度“斩而不断”,业内人士认为,这从侧面反映了楼市的“高温”,这背后既有投资需求,也不乏热钱“作祟”。

      “对,我们要‘封盘’了。”上海浦东豪宅世茂滨江花园的销售人员前天向记者证实。而这种暂停并非因为楼盘出现了什么问题被强制停售,是开发商自己的决定。销售人员仅表示是接到了上层的指令,但并不知道缘由及何时再“开盘”。但记者向世茂集团内部了解到,原因应该是“价格调整”。

      了解该项目的市场人士表示封盘目的是涨价。如世茂滨江花园去年9月就推出最后一期房源,但由于楼市低迷,销量并不如意;今年3月则开始重新包装,包括降价、租售并举,并且随着楼市回暖,效果明显,400多套房源已卖掉约四分之三,成交均价也从3月的约3.5万元/平方米升至7月的约4.8万元/平方米,但离上海官方“网上房地产”上7.5万元/平方米的报价尚有“差距”。“究其原因,还是与市场环境有关,二季度初刚性需求在普通住宅市场得到释放后,豪宅行情又接踵而至。豪宅提价幅度本来就高于普通住宅,又是一个聚集着投资需求、场内热钱的市场,开发商看到行情紧俏,便想办法多赚一点。”

      对于早已开盘的世茂滨江花园来说,虽说不上捂盘,但惜售的态度明显。而记者昨天还了解到,即便上海近日出台了打击捂盘惜售的《商品房销售方案备案管理暂行规定》,开发商的违规行为仍显普遍。易居中国的监测数据显示,7月以来,上海共有68批房源上市,其中仅有11批达到每次申请预售面积不得少于3万平方米的“门槛”,还有张江名流豪庭、地杰国际城等一批楼盘1万平方米都不到。同时,7月前29天上海商品住宅的新增供应量为128万平方米,依然略低于6月,供应放量的局面还没有出现。

      除了上海,北京、深圳等其他被住建部点名要“督促加强供需双向调节”的“热点城市”中也存在此类情况。如来自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7月以来北京共有29个楼盘申领预售证,却仅有6个如期开盘,其他项目或因各种理由延迟开盘、或采取一次领证多次推盘的方式放缓销售进度,而北京市建委已从上周“约谈”15家开发商,到本周紧急召集主要开发商开会,动员他们抓紧推进楼盘上市销售;深圳也因为很多楼盘存在预售证下发10天后仍未开盘的违规现象,管理部门正在展开调查。

      事实上,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开发商对于楼盘的“销控”行为一直存在。“如果能够‘省着点卖’、少量多批,每次卖的价格又涨一点,何乐不为?”市场人士指出。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还表示,即便有相关规定,还是有办法规避,“如达到预售标准也不去申请预售证,或者对工程建设进行控制、只让自己想卖的那部分达到预售标准。不过现在有了备案制度,开发商应该最起码按照标准体量建设,以后的监管也会更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