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路演回放
  • B4: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专版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2009 7 31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希望只是我多疑
    如何看待 “牛市下半场”
    港股缩量上扬
    股指难以马上大涨
    多空对决
    震荡后有望重回上升轨道
    站上五日线 反弹才有效
    大箱体震荡不改向好趋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指难以马上大涨
    2009年07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图锐
      ⊙图锐

      

      昨天上午大盘走得不尽如人意,担心下午继续下跌的投资者又开始增多,但最终股指还是顺利地以红盘报收。这样的反弹带给人们的疑惑是明显的,如果说是探底反弹,上午为什么还一度出现疯涨?如果说是冲高无力,下午为什么又开始较强势的反弹?笔者的回答是:多空有分歧,个股有分化,多空的分歧以有色金属股的反弹和地产股的做空最为明显,个股则可以看看集体大涨的银行、软件板块和大量跌停的ST板块。

      其实有色金属板块的反弹本在意料之中,虽然大宗商品价格凌厉的涨势已结束,但我们不能因为短暂的调整就说其中期上涨趋势已终结。这里暂且不讨论机构在如此估值下买入这些“可能透支预期”的品种是否正确,但机构为代表的大资金追逐资源板块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经历了一个惨烈的大跌之后,昨天上午大量有色金属股再次处于跌幅前列,一些品种已接近了机构最近一次爆发的“起涨点”,要知道资金依然活跃,猛烈的下跌必定会迎来一次同样猛烈的反抽。

      多空有分歧,个股有分化,这就是昨天行情产生先涨再跌再涨,反弹之路出现颠簸的关键原因。我们现在才发现,原来与昨天反弹最类似的是2008年1月23日的行情,当时周边股市出现下跌后的强力反弹,然而A股市场却在暴跌后元气大伤,先高开后顺势下跌,尾盘才发力上攻。昨天同样是周边股市表现不错,同样出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分时走势。有人会说,1月23日后是继续暴跌,难道现在也会继续暴跌不成?完全不是这样,无论是基本面、政策面还是资金面,2008年1月都无法和现在相比,我们只是从微观上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多空有分歧,个股将出现分化,因此未来的走势可能会是一个震荡状态而不会马上走高。

      不管怎么说,下跌后还能出现上涨,虽然是“探下限式的反弹”,甚至只是反抽,但这也算是一个上策,它使得未来结束调整走势的时间要缩短很多。不过在许多个股中线趋势已经破坏的情况下,未来在一段时间内难以出现普涨,持股待涨可能是前段时间盈利的简单方法之一,但未来的盈利将变得艰难、艰险得多。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

      http://misc.blog.cn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