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路演回放
  • B4: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专版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2009 7 31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钱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钱沿
    三思而后行 专家支招创业板投资
    创业板市场
    适合哪些投资者参与?
    光大永明
    推出首款“3G”家庭保单
    深发展新推三款保理业务
    浙商银行推
    “浙商小企业三年贷”
    中行首推全民健身主题卡
    中宏人寿推团险新品
    农行携海航推金穗海航联名卡
    QDII投资机会再现 宜择品种入市
    股权回购类信托投资风险日增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三思而后行 专家支招创业板投资
    2009年07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涂艳
      7月15日起,投资者都可以随时到证券公司办理创业板交易的开通申请手续了。酝酿十年之久的创业板市场终于有机会跟投资者在2009年正式碰面,今日专家教你如何从这新兴市场中有所斩获。

      ⊙本报记者 涂艳

      风险大于主板 先观察后动手

      按照交易所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则,具有2年以上股票交易经验的投资者为创业板主要针对的个人投资者群体。而按照规则,即使不具备2年投资经验,客户在营业部签署风险声明后仍有权开通交易权限。也就是说,其实创业板对投资者并无实际门槛,资金量的大小就更非先前预计的硬性条件之一。

      由于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多为成长性较强的自主创新企业,故可谓是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由于其中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规模较小,经营稳定性相对较低,总体上投资风险较主板大,比较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尝试。”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的一位管理人员表示。

      那么普通投资者如何把握其中的市场机会呢?工行上海浦东分行高级理财经理李吉认为:“对创业板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在第一批上市企业出来后观察一段时间再下手。主要看市场的参与度、盈利空间和参与主体等。”由于我国创业板采取的是“批量上市”策略,和主板市场新股单只发行略有不同,所以在今年首批企业上市后的一段时间就成为投资者的最佳观察期。

      “由于创业板的主要风险之一来自于流动性,故市场的活跃度和参与度就很重要,参与度低就有可能面临卖不掉的尴尬局面。在首批上市后,投资者还可以总结一下首日上市的参与主体是个人还是机构,如果是个人为主则需谨慎些,可能从另一方面凸显机构对该企业的热情不高,这就缺乏主力资金护盘。”有过主板市场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很清楚,散户的投资心态比较难以捉摸,且资金量比较分散,对于流动性不高的创业板来说,这更加成为一个大幅波动的诱因。

      另外,李吉建议投资者也尽量多观察创业板的定价规则,溢价空间、信息披露和首日爆炒情况等,“虽然台湾的创业板市场成长不错,但是毕竟内地投资者尚未有过相关投资经验,在做出一定分析后再下手还来得及。切忌受到高风险、高成长性的诱惑而冲动投资。”

      投资首选熟悉企业

      对于想要在首批上市企业里一试身手的投资者,专家也表示:开户尚不着急,但功课一定要提前做好。“成长性就是创业板的一大卖点,而成长性关键看两个指标:其一净资产收益率,其二毛利率。如果这两项指标高的话,起码说明成长性会好些。”李吉表示。

      而对于这些正处成长期、经营尚不稳定的企业来说,企业的管理团队和人才、技术等更是区别于主板市场龙头企业的一大特点。“如果企业核心技术对人才或者特定知识产权依赖度过高,则很可能因为人才流失而让企业蒙受重大损失。另外,有些企业发行上市后,风险投资商(VC)等投资人会减持股份兑现收益,可能引起管理层不稳定,也影响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华龙证券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晓峰表示。

      “所以,投资者一般优先选择熟悉的企业,例如一些知名网站,大部分投资者可能每天都会接触的。而对于一些高科技的企业,则可能更适合一些有类似专业背景的投资者。”李吉建议,“另外,基于创业板信息披露更没那么严格,例如创业板上市公司临时公告和定期报告全文只需在证监会指定网站及公司网站上披露,故需要在投资时除了了解公开信息外,更需要通过上网等其他方式及时了解企业运作状况等。”

      对于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创业板企业退市制度,目前监管部门还没有生效的规则规范,但是,专家认为,在上市初期投资者还不必对退市太过担忧。“首先,监管部门酝酿创业板已久,都是本着较为审慎的态度,上市企业的质量应该不会太低。虽然退市不像主板市场需要走ST的程序,可以直接退市,但是并不意味着就是风险巨大。”上文所述的深交所管理人员表示。

      创业板基金吸引力小

      近日,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市场上有数家基金公司在酝酿“创业板投资基金”,准备在创业板开闸放水后正式进驻该市场。而业内专家认为,创业板基金更可能是一个“噱头”,其实并无太大投资价值。

      创业板上市企业股本小,投资者面临流动性不足甚至难以变现的风险。而在流通市值较小的创业板市场,公募基金堪称大鳄,“和目前的中小板市场一样,由于流动性问题,公募基金全仓进入创业板市场的可能性不大,拿一个20亿的基金来计算,即使用其中的2亿去投资到创业板市场,涨50%带来的利润也是微乎其微的,对公募基金的投资贡献率较低。”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群航向记者表示。“基金公司会考虑自己的投入和产出比,大基金或许没有进入创业板的积极性,但一些小基金借势推出创业板基金并不奇怪。由于没有哪家基金公司会为此新设基金,所以反而倒适合袖珍型基金。”但是,对于过往业绩的评判是基民选择基金的主要标准,小基金公司在借创业板概念推销时,投资者还需留个心眼,等到创业板更加成熟后再考虑或许是个明智之选。

      另外,李吉建议对创业板拿不准的投资者可以适当考虑主板市场中的创投概念股,“公开信息可以提供给投资者一些创投企业的过往业绩,如果辅导上市企业成功进入创业板,这和该创投股的业绩也是相挂钩的。这种渠道比较适合有股票投资经验,但是对创业板比较谨慎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