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路演回放
  • B4: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专版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2009 7 3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时事海外
    华尔街整风提速 “祸首”CDS成严打目标
    韩将实施鼓励外商投资计划
    亚太股市多数上涨
    奥地利失业率明年或达8.8%
    英国6月抵押房贷获批量
    创一年多来新高
    “褐皮书”吹暖风 美经济衰退或接近尾声
    美参院传唤大行调查次贷欺诈
    德消费价格指数
    22年首次负增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华尔街整风提速 “祸首”CDS成严打目标
    2009年07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周良
      美经济衰退放缓信号明显,股市今年以来明显改善 尤霏霏 制图
      近期的一系列迹象表明,美国政府和国会正在加快推进华尔街“整风运动”,以防止金融危机重演。

      继禁止股市“裸卖空”和限制原油投机之后,本周四,美国国会又计划推出一项新的议案,其中可能明令禁止所谓的“裸信用违约互换(CDS)”,即不是基于实物资产的CDS合约。以CDS为代表的庞大而缺乏监管的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被认为是酿成和加剧本轮危机的“祸首”之一。

      ⊙本报记者 朱周良

      最快周四出议案

      大行纷起游说

      美国国会一位助理周三证实,国会几名重要议员周四将公布一项旨在彻底整顿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提案,其中可能包括禁止裸信用违约互换的内容,即无实体资产支持的这类合约。

      据悉,该提案将由美国众议院农业委员会和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共同发布。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弗兰克上周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就表示,他所在的委员会将推动立法禁止裸CDS,最早在30日将出方案。

      信用违约掉期最早被引入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借贷人为其借款“买保险”。如果债务人违约,CDS合约发行人(通常是大保险公司)将赔付债务本金;如果没有违约,则CDS发行方获得相应保费收入。

      不过,随着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CDS越来越偏离了最初的职能,而成为一种纯粹的投机工具。纽约州前保险署长迪纳罗曾表示,在美国26万亿美元的CDS市场,有多达80%的交易中,投资人根本没有持有实体债券,即所谓的“裸CDS”。

      考虑到最近几年信用违约掉期市场规模的急剧膨胀,加上无节制地放大杠杆,这一领域累积的风险也与日俱增,并在这轮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比如,保险巨头AIG就因为在这类合约上的巨额损失而濒临破产。

      根据弗兰克的提案,当局将考虑严格限制投资者购买无实物资产支持的信用违约掉期,除非该投资者符合一定条件。不过,方案仍允许做市商可以交易无实体的CDS来用于避险。

      另外,弗兰克的提案还将要求那些参与CDS交易的大型机构披露相关空头仓位。一些议员认为,CDS市场很多时候可能被大型做空者操纵,通过散步有关金融企业破产的谣言来打压股价,从中牟利。比如去年的雷曼破产。

      

      

      大行纷起游说

      

      如果弗兰克等人的提案最终成为立法,那也将意味着信用违约互换这一曾经风光无限的金融衍生工具将受到严格限制。在一些从事CDS交易的大机构看来,如此激进的改革措施似乎超出了奥巴马政府一揽子金融改革计划的范畴。

      研究机构信贷衍生品公司的首席策略师巴克沙尔表示,弗兰克的提案会造成债券持有人更难规避风险,增加企业的筹资成本。“这会造成美国企业筹资成本升高,信用市场的流动性会大幅降低。”

      那些曾经在CDS交易中赚得盆满钵满的华尔街大行则在抓紧游说,希望当局不要通过针对CDS等衍生品市场的严格立法,一场“衍生品保卫战”俨然开始上演。

      代表华尔街大型金融服务企业的行业组织——金融服务圆桌的高级副总裁塔波特表示:“我们担心过度监管会令市场窒息,我们赞成加强信息披露,不过制定统一标准可能会伤害到市场。”

      据称,最近一段时间,众多商业游说团体都在忙于向当局,特别是弗兰克等强硬派议员解释和劝说,试图阻止或至少软化当局在衍生品方面的监管提议。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金融业的游说曾成功阻挠了当局对衍生品加强监管的意图,但分析人士认为,在金融危机之后,这次监管部门的决心可能更大,得到的公众支持也会更多。

      上世纪90年代曾任职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马里兰大学法学教授格林伯格表示:“现在情况不同了,因为金融和经济出现危机,CDS被视为问题所在。”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考虑到华尔街与华盛顿的暧昧关系,通过严格限制CDS等衍生品的立法仍面临一定的政治压力。据统计,美国四大银行控制着超过90%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它们分别是: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和高盛。而美国互动政治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四巨头”的雇员和政治活动委员会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共投入2230万美元。

      

      

      整风运动提速

      

      分析师指出,CDS只是美国规模庞大且风险巨大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缩影之一。这类复杂的投资产品基于股票、债券等传统资产。据估计,美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规模高达592万亿美元,且多发生在场外,不易监管。2008年,衍生品市场规模曾高达700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很多业内人士都指出,规模庞大且缺乏监管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剧甚至直接诱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这也促使奥巴马政府不得不加快这方面的立法。

      政府正在大力推动衍生品的标准化以及对类似合约实施集中清算,这对一些大量涉足衍生品经纪业务大行来说可能意味着业务和利润的流失。

      前不久,美国司法部证实,正在调查信用衍生品清算涉及反竞争行为的可能性。CDS清算机构通常实行会员制,为交易双方都提供保险。目前,洲际交易所旗下的ICE信托清算公司是CDS市场的唯一担保机构。自今年3月以来,ICE信托清算公司共担保了超过1.3万亿美元的CDS合约。而该公司本身由多家华尔街大行共同拥有,这就带来了可能的利益冲突。

      尽管推行改革的难度不小,但一些人依然坚信,衍生品市场接受更加严格的监管是迟早的事。亚特兰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总监哈克尼坦言:“信用违约互换这类衍生品真的需要更多监管。这是我和很多人担心多年的问题。”

      金融界人士指出,在金融危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之后,近期美国监管部门明显加快了改革金融监管的步伐,特别是在奥巴马政府提出历史性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之后。

      本周早些时候的2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将永久禁止股市“裸卖空”操作,即要求卖空者必须先借入股票才能做空,以防范恶意做空。这一措施在去年9月雷曼破产前后被临时推出。有人认为,雷曼兄弟就是“裸卖空”行为的受害者之一。

      一天后的28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又召开了首场专题听证会,拟限制能源期货交易市场的投机行为,避免石油等重要资源价格大起大落。该委员会依据最新统计数据指出,投机交易在决定能源价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油价剧烈波动的一大“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