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邓普顿爵士的金砖》
约翰·邓普顿、格雷·摩尔 著
付 瑜 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
⊙中道巴菲特俱乐部 陈 理
约翰·邓普顿爵士,邓普顿基金集团的创始人,素以“逆向投资大师”、“环球投资之父”和“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而闻名。读这本由他本人和格雷·摩尔合著的书,就像在阅读泰戈尔的《飞鸟集》一样,那些富含哲理的思想,宛如“树叶沙沙之声,它们在我的心里,欢快地低语着……”,带给我非常愉悦的感受和深入细致的思考:让我时常忘记,这是一本谈投资的书。
因为这本与众不同的投资书,除了谈投资原则,还谈精神、道德和生活态度,将财务法则和精神准则并重,而这也正是约翰·邓普顿的成功之道所在。
双剑合璧
邓普顿的投资方法被总结为:“在大萧条的低点买入,在高点抛出,并在这两者间游刃有余”。逆向操作,在全球范围内“淘便宜货”,是邓普顿的招牌策略。这看似非常简单,但读了本书后就会发现,这种方法的背后实在并不简单,它有赖于强大的精神基础。因为逆向操作可以说是反人性的,所以实践起来很困难,若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根本不行。全球范围投资的背后就体现了邓普顿的精神原则——我们应该充满激情地投资于“爱”。美国人通常趋向于在投资实践中包含一种国家主义,但是邓普顿说我们应该懂得博爱,至少投资一部分资金于那些欠发达国家。
正如邓普顿说的:“伦理道德和精神准则应该是我们生命里一切事情的基础。我们所说的一切,我们所想的一切,乃至任何一种行为都应该以之为基础——包括投资的选择。” 可以说,正是由于金融眼光和精神洞察力“双剑合璧”,才造就了这样一个传奇的金融领袖。
就像几个世纪以前的新教徒改良家一样,邓普顿告诉我们,每天的职业就是一种政府部门的形式,这就是他所谓的“政府生意”(ministry of business):“如果你选择了真正的精神原则……你将有更多的客户。你的生意将会增长……如果你不按照精神法则来经营你的生意,那么它就不会持久,你在这个世上也不会做什么好事。”
“就像特雷萨修女一样,一个人可以不求回报地做善事。做善事正是投资者和商人成功的前提,可以用坚实的精神基础和人性化的原则铺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当然,这条路并不好走。但是邓普顿基金的道路证明了,比起许多投资者所选择的道路,这是一条更加可靠的通向成功的捷径。同时,邓普顿“从一个田纳西州山上的小青年,到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物之一的经历(物质最富有,同时也是精神最为富有),证明了这条路能够带领着我们找到生活中真正的宝藏。”
逆向投资
在1995年1月16日那期《福布斯》,封面上有个大标题:“约翰·邓普顿先生:如何击败市场”,邓普顿在其中做了以下阐述:“错误的问题:哪些方面看起来不错?正确的问题是:哪里是我们的弱点?”;“正确的买入时间是在悲观情绪最严重的时刻”,“那样的话,大部分的问题都能解决”。
这些阐述反映了邓普顿的“逆向投资法”:以自制且耐心的态度来面对,而不是反应过度或者恐慌。问题是,尽管大多数投资者声称相信邓普顿的“逆向投资法”,但却缺乏践行这种信念的勇气。他们会在“事情看起来有希望的时候买入,而在事情显示出不祥兆头的时候卖出。”这实际上是“人的劣根性”的表现:相信一件事,而做的却是另外一件。邓普顿认为,我们投资乃至整个人生的成功,都取决于我们所做的,而不仅仅是我们所相信的。邓普顿的哲学本质之处在于:“为了获得成功,投资者们通过精神上的进步可以超越这些人的天生趋向。”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应该说是实践邓普顿“逆向投资法”的最佳机会。邓普顿的财务法则认为,永远不要跟随潮流,要逆潮流而行,低点买入——在情绪最为悲观的时候,“与所谓的‘传统智慧’相悖的投资决策才能够得到最丰厚的回报”; 其精神准则认为,“有时候,生活中最黑暗的地方实际上才是光明和乐观的真正来源”,“处在谷底的时候,可能我们只能向上看——也就是说,事情只可能会变得更好”,“保有在身处困境时刻投资于人的信念,就表明生命中的最低点会出现重大改变和快速成长。”
有道德的投资
绝大多数人认为,在金融市场,不存在道德问题,只要遵守游戏规则即可,所谓“英雄不问出处,钱财不问来路”。邓普顿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有道德,意味着不仅要做正确的事,也要做聪明的事:“道德准则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投资者的长期收益。”他在管理邓普顿基金时有一条原则:不投资于酒精、烟草和赌博公司的股票。很多证券经理人把这些股票叫作“有罪的股票”(sinstocks)。邓普顿说,这“仅仅是常理,没有什么别的原因”,投资者应避免投资于政府、医生和其他的活动家们所限制的对社会有负面效应的行业,应该投资于对我们自己和邻居有益的行业中去。
茅台、五粮液等我国民族特色白酒企业,因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和出色的定价能力,目前效益显著,广受欢迎。邓普顿“有道德的投资”却启发我们去更深一层思考:这些如日中天、红极一时的企业会不会因为对社会有负面效应,有一天会促使社会消费趋势发生大逆转呢?目前也许这种趋势并不明显,但哲学上的“秃头理论”告诉我们,突变是在人们麻木不仁的状态下发生的,当你惊觉时,事物的性质早已走到了反面。投资环境的变化也是如此。因此,我想,我们应该拥有“灾变思维”, 重视并加强对有道德的投资的研究。
当然每个人的道德观不一样,关键是当诱人的投资机会有可能违背你的道德观或价值观时,你还能不能坚持你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邓普顿做到了,巴菲特做到了(巴菲特曾投资过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的股票,后来在妻子苏珊的影响下放弃了,以后再没有投资类似公司),李嘉诚做到了(澳门曾愿意无偿把赌场的经营牌照发给李,但他以违背自己的价值观为由拒绝了)。中国的基金经理和投资者们考虑过这个问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