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上市公司
  • 7:专版
  • 8:金融·调查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产业·公司
  • A5:股民学校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圆桌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营销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8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股民学校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股民学校
    ETF:指数化投资优势长期显现
    股民学校活动预告
    乘用车板块
    仍具有投资价值
    中原证券大连西路营业部
    成功举办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会
    兴业证券武汉营业部
    8月股民学校授课点开班授课
    把股民学校办出广发特色 广发证券上海营业部新开股民学校授课点
    理性面对新股炒作现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理性面对新股炒作现象
    2009年08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江海证券 安永辉
      ⊙江海证券 安永辉

      

      桂林三金与万马电缆的上市标志着暂停一年多的新股又重新回到A股市场。申购、中签、开盘定价等字眼成为时下最为热门的话题。如何面对打新与炒新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成为摆在股民面前的一道热门话题。

      首先说一下股票的发行,海外市场新股的发行市场化程度较高。比如我国香港采取了累计投标与固定价格公开认购相结合的方式——混合招股。认购人按机构与个人、国际与国内进行分类,主要根据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定价,这些机构都相对专业、理性,所以发行价相对合理。又如美国一些大投行在承销新股过程中有相当多的份额直接给自己的核心客户,这样发行价格往往偏低,从而给二级市场预留了空间。否则客户一旦亏损严重会直接影响到投行声誉,给后续的业务发展造成障碍。

      我国股市目前发行新股主要采取保荐人制度,由主承销商作为保荐人辅导公司上市,承销商按照发行金额收取一定费用,此时上市公司与承销商利益一致,只要能发出去,定价越高越符合承销商利益。加上我国市场散户居多,在供求失衡的状态下,新股的一级市场定价就非常之高,上市后机构也有做盘出局的动机,因此形成了“炒新”传统。

      二级市场上股票定价一直是最难解的一个问题。对于已经上市很久的股票,我们可以根据以往数据以及各种估值方法来为其定价。而对于新股,其首日的价格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这里除了股票本身的价值以外还包含了诸多其它因素,价格的巨大波动更多体现了博弈的过程,股价成了买家与卖家叫价的市场语言。

      当前我国股市经历了一轮连续上涨,大量炒新资金聚集A股市场,狂热气氛不断升温。在中小板的桂林三金之后连主板的成渝高速也没有放过,其开盘价市盈率就这到了42倍,在随后的交易中,因触及监管线而两度被盘中停牌,当天最高价达15.25元,此种走法与当初的中工国际和紫金矿业如出一辙,都是在首日出现爆炒后再以连续跌停的方式谢幕。虽然这种疯狂举动遭到多数理性投资者的诟病,但也不得不承认其发生又有其必然的一面。公开信息显示,华泰证券杭州教工路营业部在四川成渝上市首日买入3062万元,而次日卖出3890万元。不难想象这些炒新资金应当是获利出局的,因此对于投机者而言价值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获利就是合理的。这一点同以前疯炒认沽权证有些类似,即使是零价值的证券也可以炒高数倍,只要能打出将来的下跌空间。例如某证券价格1元,如果拿到足够筹码后拉抬到10元,算上拉升成本可能仅有1.3元,将来即使出现10个跌停也有2.67元,考虑到流动性问题即使只能出50%的筹码,其余的全部作废也是获利的。这个例子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其中道理却值得接盘者思考。弄清了疯狂背后的逻辑,我们再以卖出者的角度想一下,如果多数中签者都有惜售心理,那么就不会出现过高的换手率,而一旦拉升成本过高,也会打消炒作者的热情,天价当然就不会出现。市场中买卖双方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所以说如果中签的投资者为自己没有卖到高价而惋惜那大可不必,因为15元的四川成渝只有在88%的投资者卖出后才会出现,50元的中工国际和22元的紫金矿业也只不过是美好的海市蜃楼。

      作为一名“职业”打新的投资人,如何选择卖出价位虽然是个难题但也不是无章可循。现阶段参照机构给出的指导价格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他们对一只股票熟悉程度要远高于一般投资者,给出的价位也相对理性。当然在市场趋势向好之时,实际开盘价格往往高于机构估值,这时中签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适当调高一点预期。但对于想参与炒作新股的人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现今监管力度的加大将使炒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注重价值投资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