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场的流动性正在暴发式增长。
根据香港金管局提供的数据,至7月30日晚,香港银行体系的结余已经高达2200亿港元。而正常情况下,香港银行体系的结余大概在200亿-300亿港元。去年同期,香港银行的结余体系不过46亿港元。若是算上通过金管局发行外汇票据回笼的资金,单在7月份,至少有超过1000亿港元的资金流入香港。
这也引发了香港金管局近期频频入市,在触及港汇的强方保证时,承接美元沽盘。据香港媒体报道,金管局7月31日再向市场共注入69.75亿元,已是连续第10个交易日接美元沽盘,向香港银行体系注入港元,金额共达569.65亿元。
如何理解“流动性”
“香港金管局注入的资金除了对股市有所帮助外,是否有资金又流到其他地方去?”对于如此天量的流动性,上投摩根海外投资经理王邦祺表示,事实上,不论是香港上环、湾仔或是铜锣湾的黑市交易价差,都已经从以前买入卖出相差20个基本点,缩小到现在只有3-5个基点。他推测,对于黑市交易商来说,交易量至少要有两年前的四倍至六倍以上,才能维持相同的利润。“因此金管局注资,不只是香港流动性增加的指标,更是对中国内地注入新的流动性。”
事实上,短期内,充裕的流动性对市场持续走高所起的正面支持,是受访的五位QDII基金负责人的一致看法。
工银全球基金经理郝康、海富通海外基金经理助理杨铭以及交银环球基金经理助理卢文彬皆向本报表示,从目前看来,国内经济正在继续复苏,海外市场的流动性持续充裕,发达国家的通胀压力也还未真正显现。因此,下半年对于香港市场来说,仍然是看得见的好机会。资金持续流入新兴市场,资产配置上也从低风险产品转向股票,香港市场的估值虽然处于历史中性,但依然合理。也正因如此,海富通海外的基金经理就笑言:“我倾向于不用‘泛滥’来形容流动性,而代之以‘很充裕,很充裕’。”
但他们同时也提出,在市场走高的同时,很有可能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泡沫现象。
除了对市场的正面支持,对于“流动性”本身,有基金经理还有不同看法。
华夏基金国际投资总监程海泳就提出,“流动性”本身是个复杂的概念,不完全取决于静态的资金供求存量,更要看货币供应的增速变化以及市场参与者对于未来获利预期等因素。关于增速的变化,华夏基金通过对M1、M2、M3等货币供应指标与股市走势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发现,它们在历史上是高度相关,而且货币供应增速的拐点同步或领先于股市的拐点的,即使存量货币供应仍然十分充裕。“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是,市场参与者对未来获利的预期。在市场高位拐点,即使存量流动性十分充裕,如果人们对未来的投资获利的预期发生了重大的逆转,那么仍然即便流动性看似仍然充足,市场仍然有出现拐点的可能性。”华夏基金表示。
市场何时现拐点
那么,基金经理口中“很充裕很充裕”的流动性所带来的行情,主要取决于何种因素得以持续下去?也就是说,在何种情况下,情况可能发生转折?采访中,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以及相应的市场参与者预期的变化,成为各基金经理关注的焦点。
“由于美元是全球的贸易结算货币,所以市场转折还是关键应该看美国的经济以及债券市场何时出现变化。”上投摩根认为,在美国CPI转正之前,短期全球流动性不会发生转折,但是在美国CPI接近转正之后,或许要当心以下循环出现——债券开始下跌,以更高的利率出现。“若真的那样,目前市场的估值可能就有大幅下调的风险。”
而对于拐点具体到来的时间,交银施罗德基金认为,货币政策特别是国内货币政策的调整,三季度应该不会到来。“四季度也许会有理由担忧,但总体说来,政策转向应该是明年的风险。”而海富通基金则表示,依照6月份的宏观数据,他们对下半年的港股市场更加乐观。
A、H股价差只是参考指标之一
目前,部分H股相对A股的价差进一步拉大。对那些估值相对便宜的港股,QDII基金会否青睐有加?对此,基金经理普遍表示,价差只是选股时的参考指标之一,不能单纯以此断定股价贵贱。
“A、H股价差对长期投资来说的确是一个关注点,但短期来说,我们不会单纯因为这个原因去买一只股票。”交银环球表示,如果下半年有更多内地资金流入港股市场,该基金的确可能往价差大的股票流动,但只是一个指标而已。
海富通海外也认为,价差非常大的情况实际上更多发生在一些较小的行业和公司上,“像中国平安这样的股票可能都已经不明显了。这对我们在选择上的影响是有,但是并不大。”工银全球和华夏全球也有同样观点。
工银全球还表示,目前A股对H股的价差在120%-140%都是相对合理的区间,在选股时,能够影响指数的部分股票的价差更值得关注。“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判断,而不是一个绝对标准。”
更多考虑全球流动性
过去,港股市场被认为是美国股市的影子市场。但今年以来,香港股市几乎同A股亦步亦趋。究其原因,港股市场中H股和红筹股的市值已经超过一半,接近三分之二,而其基本面与A股基本相同。再加上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成为全球的亮点。在复苏加超跌反弹等共同的背景因素的驱动下,A股和H股、红筹股均大幅上涨,使得香港市场相对于美国股市,在走势上出现了“有限脱钩”。华夏全球认为,这说明在2008年全球去杠杆化过程告一段落后,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的相关性从2008年的高度相关趋于下降,开始更多地反映各自的基本面因素。
那么,QDII基金在投资时,是否会开始更多考虑A股市场带来的影响?
“A股虽然有很大的关联度,但毕竟还不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有其内在规律。因此与其说考虑A股表现,不如说是考虑内地的经济情况。”海富通基金表示,在投资上,基金考虑的顺序首先是全球经济,然后是中国经济,接着是全球资本的流动性。
交银施罗德基金认为,虽然QDII投资时的确越来越多考虑A股市场的影响。“但与其说是A股市场的影响,不如说是中国经济的影响。我们更多的是考虑中国经济的走向,通过不同行业复苏的节奏来考虑行业的配置。”
工银瑞信基金则强调,香港是一个开放的全球化市场,不同资本背景的股票情况不同。特别海外市场还处于去杠杠化阶段,投资的关注点不尽相同,因此仍然需要从全球视角来决定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