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平等的起跑线
记者:太阳能市场这两年非常火爆,但外界也有人认为光伏发电成本过高,市场容量有限,您怎么看?
施正荣:这个市场肯定是无限大的。首先,在需求方面,今天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都在抓紧解决,因此政治上有这个需求是毫无疑问的。另外,我们自己也在创造市场。我曾经提出要尽快让我们的太阳能发电和火力发电成本持平,如果实现了,人们没理由不造太阳能电站。到那时,我想这个市场就会变得无限大。
记者:您曾经提过,在过去七八年中,尚德电力的成功是因为抓住了历史的机遇,而现在企业的发展则是历史的使命。您觉得未来该如何保持这种优势?尚德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新增长点在哪里?
施正荣:首先是技术先导。这对企业非常重要。政府也强调要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看一下日本,现在的中国就像是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再比较具体的企业,像通用和丰田,一个已经破产,一个生命力顽强、潜力巨大,就因为后者一直在研发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新一代产品,且紧扣可持续和环保的主题。
对光伏产业来说,只有依靠不断研发新的技术才能为人类提供最终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在研发一种大型储能技术,这个技术解决了,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其次,企业需要产业链的健全。有了产业链上的发展,就有了我们源源不断的产品。第三,需要一种好的商业模式。企业要不断审视自己,使我们的模式最好做到超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
记者:目前,在利用新能源这一问题上,中国和欧美是否已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政府在支持新能源方面看似都跟随欧美的脚步,这其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施正荣:至少在光伏领域,中国和欧美的起跑线是平等的。而在太阳能组件制造方面,中国还可能抢占世界市场——因为中国的制造成本肯定国际领先,而太阳能技术也在同一起跑线上。投资者就对我们说:你们的技术是领先的,制造成本又是全球最低,你们如果再没竞争力,那就肯定犯了极大的错误。我认为,新能源的确应该被当做一个国家战略来做。但在制定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个经验积累的问题。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经验,了解国外的做法,借鉴政策,当然也不能照搬。
科学家与企业家
记者:您在创办尚德之前一直在澳洲搞科研工作。很多人对知识分子下海不太看好,但你却成功了。在你看来,做科学家和做企业家有什么异同?
施正荣:首先就是思维都必须开放,绝对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吸收新东西,吸取他人意见。其次,都要求不断创新。我最反对“me too”的模式,最不愿意做的就是拷贝。如果我的竞争对手形成一个新的想法,取得了成功,我一定会另辟蹊径,不会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还有,我不是那种因循守旧的保守派,我会时时否定自己,时刻愿意倾听他人意见。
记者:在从一个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型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施正荣:从一个科技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有市场观念。作为科学家,他往往认为技术是万能的。但做企业就完全不一样:技术的确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这个技术要为市场所接受,要能将技术转换成产品,这个产品还要能卖得出去、还能赚钱,这才是好的技术。尤其是一家白手起家的公司,必须马上让它能赚钱,先生存然后才能发展。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作为技术出身的管理者,往往太自以为是,什么事都自己做,或看不起别人,不懂得整合资源。但这在一个团队里就不合适了。要能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要让比你强的人充分发挥他的强项,这样才能把这个队伍建立起来,才能揽到高素质的人才。
想做教授
记者:现在业余时间您会做些什么?
施正荣:基本已没有业余时间了,唯一一点时间就回家陪陪儿子。有时间的话也想看看书,安静安静。我比较喜欢看哲学方面的书,特别是老子、庄子的书,看了能让人变得更成熟。有些道理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能悟得出。
记者:您怎么概括自己?
施正荣:可能天生有一种创造型思维,在我看来好像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乐趣——一定要打破传统的观念。同时,我也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态,做企业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面子,也不是为了地位。总之,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就没有压力了。
记者:那您未来想做什么?
施正荣:将来更多想做个教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