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获悉,经国务院日前批准,国家将对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三省一区内规模在10万吨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补贴。业内人士认为,国家此举或意在行业布局调整。
据悉,此次主要补贴的是淀粉、酒精、制药等深加工企业,但不包括饲料加工企业。补贴的具体价格基础是黑龙江地区1530元/吨,吉林地区1550元/吨,辽宁、内蒙地区1570元/吨(以上均为二等玉米),相邻等级差价40元,按照此价格基础,对上述规模型深加工企业进行150元/吨的价格补贴。
国家此次是定向补贴给参加国储玉米拍卖的深加工企业。此前,由于补贴政策迟迟不出台,多数深加工企业对国储玉米拍卖持观望态度。从上个月开始,国家在东北四省举办了三场2008年临时存储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成交结果并不理想。
此次玉米补贴政策意在提高加工企业的开工率。农博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玉米加工企业的开工率仅在30%-50%之间,个别大型深加工企业的开工率维持在70%-80%,加工企业效益也比去年同期下降,其中淀粉企业略有盈余,酒精厂多处于亏损状态。
玉米行业专家认为,此次补贴政策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影响有限。首先,补贴的有效期是8月份至11月份,而且企业需缴纳150元/吨的保证金,签约保证将得到补贴的玉米用于生产,而不用于市场流通,企业在完成深加工后,才可以获得150元/吨的补贴,因此,补贴对深加工企业效益的改善作用不大,只能让企业不至于停产。
该专家认为,国家此次补贴只限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不补贴南方玉米深加工企业,有可能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开工率,而是意在长远的产业布局调整,他认为国家可能希望玉米深加工产业集中在玉米主产区,因此,在目前开工率较低的情况下,选择只补贴这部分地区的深加工企业,此次补贴可能只是产业调整的开始。
“获得补贴的企业可以在新粮上市前,继续维持下去,而南方的深加工企业则享受不到这种政策,因此会有一批停产倒闭。玉米深加工行业产能已经过剩了,国家怎么会为了扶持这个行业而补贴呢?显然国家的意图是在于产业布局调整。”该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