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6日,上海嘉瑞堂隆重推出《中国早期名家水彩画特展》,展出了中国20世纪以来30多位知名艺术家昔日创作的水彩画作近60幅,包括有庞熏琴的《林间小道》、丁慕琴(丁悚)的《水乡》、胡粹中的《山水》、黄觉寺的《风景》、金梅生的《太湖》、关广志的《平湖秋色》两件、李剑晨的《上钢一厂》、吕斯百的《海景》、吴冠中的《渔村》、沈柔坚的《人民公园》等等,另外还有其他名家如秦宣夫、徐元章、李咏森、张充仁、陈秋草、吴作人、王济远、萧淑芳、倪贻德等的经典水彩画作。
水彩画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传入中国已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在中国得到广泛的认知和发展。所谓“清雅澹逸,韵彩天成”,水彩画不仅有绚丽的色彩,高雅清新的格调,丰富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有最使画者心醉神迷的那种难以名状、自然天成、亦真亦幻、神奇美妙的艺术效果。它以其绘制轻便简捷、色彩丰富、水韵浓郁而受到大众的喜爱,在西方被称为美术界的“轻音乐”。
而上海自上个世纪初就是中国水彩画的发源地和创作重镇,产生了不少享誉全国的海派艺术名家如林风眠、王师子、李咏森、张充仁、陈秋草、陶冷月、哈定等等。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促使中西文化交流频繁。在出版、展览等组织机构和研讨活动的推动下,中国当代水彩画的创作在那个时候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
然而,水彩画虽从已开始就在中国自成画种且历史悠久,但却从未成为艺术主流;此外,水彩画对技法要求很高,同国画一样,一笔落下即成定局,而不像素描和油画可以修改;令人叹息的是,水彩画在西方传统社会中是上流社会达官贵人附庸风雅的小品画,具有广泛的社会欣赏和收藏基础,但在中国它却一直遭冷遇。除了一直处于艺术的边缘,在传统美术院校的“国、油、版、雕”四大教育系统中没有其位置以外;在风起云涌的拍卖市场中,也鲜见水彩画的身影。
由此,主办方表示,他们精心策划并组织这样一次名家水彩画特展就是为了让世人更加了解并重视水彩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由此推动当代水彩画艺术的创作热情和时代发展,让其市场价值得到正确的认知。据主办方透露,展出的所有水彩画作品都是从沪上众多藏家手中征集而来,无论用学术的眼光还是市场的角度都是值得肯定和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