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微调对股市影响几何
李志林(忠言)
在《人民日报》发表“3400点上方泡沫逐渐积累”文章的情况下,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追涨的冲动势必降温,兑现盈利的需求迅即上升,3400点上方继续单边上涨就失去了理由,这是具有政策市特点的中国股市对货币政策微调作出的敏感反应。但对此不必惊慌,至少在年内货币政策很难以加息、提高准备金率、限制贷款额度等从紧式逆转,只是发行央票的动态微调,更何况三季度有1.7万亿央票到期可弥补贷款的减少,因此,股市可能只是微调,3478点只是阶段性头部,是上升趋势中的中继站,并需要多次震荡反抽来加以确认,不可能成为6124点那样的大顶部,更不可能单边下跌,3200点—3500点区间箱形震荡的可能性居大。
货币政策微调对股市影响最大的是银行、地产和资源三大板块,一方面,7.36万亿的天量贷款使银行股上半年业绩到顶,随着新增贷款大幅下降,下半年的业绩将逐月、逐季下降,呈成长性回落态势,使市场对其未来失去成长的预期;另一方面,银监会严查二套房贷,国税总局严查房地产企业各环节偷漏税,使下半年房地产板块难有好的表现;再一方面,货币政策微调有利于抑制通胀的预期,使炒作过热的资源板块降温。这三个板块既带权重又带人气,它们往下调整压抑了指数的上行。好在银行板块已调整了一段时间,房地产板块连续8天在30日均线下方运行,二者均为基金重仓股,缺乏大跌的条件,大盘很难出现深幅调整。
货币政策微调对股市的影响程度还须密切关注美元走势和国际热线的动向,上周美元指数跌破了78.3点,引发有色金属、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和全球股市上扬。如果美元指数继续跌至75点一线,全球股市包括中国股市仍将上扬;如果美元指数反弹到80点上方,全球股市将出现新一轮调整。此外,二季度竟有1200多亿美元热线流入中国,对股市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流动性推动股市是全球现象,如今年经济负增长2.8%以上的美国,股市处于9300点,与此相对应,中国股市应恢复到3800点和4200点水平,这表明3300点的中国股市并不离谱。
股市微调是无估值泡沫压力的高成长题材股的最佳机会,一类是购并重组股,尤其是上海本地股,已经有300多家上市公司向证监会上报了购并重组方案,上海国资委宣布,155家上海本地股中有72家涉及购并重组,2比1的概率,比认购新股中签概率大100倍,这是中央和地方国资委送给投资者的大礼包,有何理由不接;另一类是政策倾斜力度最大的符合国家战略的新能源股;第三类是业绩增长超预期、具有高送转条件的优质小盘股。尽管本周股市不断跳水,但这三类高成长题材股却逆势上涨,持有者大大跑赢了指数,资金卡依然在拉阳线,这便是“7·29”暴跌后涌现的市场新热点和8月股市的机会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投资者应欢迎大盘股调整,欢迎指数“水位降低”,欢迎大盘股重新扮演“搭台”的角色,使题材股再度“唱戏”具有一个安全的空间。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权重股能否再度崛起
桂浩明
权重股的调整无疑是近期市场最受人关注的话题,自从地产股一个月前率先回落之后,半个月前银行股也开始震荡下行,随后有色金属、钢铁以及采掘、石化等板块也一改前期的强势,步入调整。由于这些股票权重都较大,权重股的下跌自然会引发股市震荡。
此轮行情中,权重股的行情启动是较晚的,前五个月,中小市值股票的行情更为活跃,成为当时人们投资的重点。5月份以后,权重股才渐渐有所起色,进入6月份后更有后来居上之势。这主要是先前机构投资者对股市并不是太乐观,对最适合其操作的权重股做多力度很小。后来,随着经济复苏势头的明朗,机构才转为全面看多,开始大力杀入权重股,先是以金融、地产股为主导,并逐步向有色金属、钢铁等板块推进,引发了一波权重股的行情,推动股指加速上行。
但权重股行情爆发不久,人们就发现一些不太好的信号。譬如说,就在金融股行情如火如荼之际,传出了央行将恢复发行1年期票据、加大资金回笼力度以及考虑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等,客观上对银行股构成了压力;有关部门针对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而提出的调控要求对房地产板块颇为不利;近期国内外现货及期货市场上有色金属、钢铁制品以及石化产品的价格均明显上涨,成为推动相关企业股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人们注意到,在产品价格上涨的同时,需求却没有明显跟上,也就是说,产品价格的上涨在相当程度上恐怕与投机资金的炒作有关,这显然不可能带来生产企业效益的真正好转。包括金融、地产等在内的权重股现在都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问题,它们的向上行情受到了压制,并由此引发了股市的一波调整行情。
至于权重股能否再度崛起,行情会不会重新走好?笔者看来,这种可能还是存在的。现在金融、地产板块所遇到的问题都是基于央行对货币政策可能继续微调的预期,但大家都明白,微调不等于转向,其力度是有限的,相关行业不会因此受到较大的冲击,只是调整一下前期发展过快的步伐而已。在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以及世界经济也出现较为明显的探底企稳的迹象后,各实体经济部门的状况无疑也会得到改善。所以,权重股重新走好的基础是存在的,再度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今年以来股市大幅上涨,期间少有真正意义上的调整,这显然不是常态。从股市的运行来说,确实需要有较为全面的调整,权重股的回落客观上为大盘进行调整提供了可能,因此,投资者应该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权重股的回落,将其视为市场消除过高预期、回归理性运行的契机。一旦趋势明朗,权重股企稳,股市的调整就会基本结束,那时人们会看到新一轮上涨行情的展开。
(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行情进入“保温震荡”期
陆水旗(阿琪)
上周三的单日大震荡与本周行情冲高回落再度导致市场分歧增大,其背景是市场估值确实已经符合泡沫化的标准,货币政策确实在微调;市场流动性仍充裕,经济复苏的势头越来越强劲。与3000点附近市场分歧更多“体现在嘴上”所不同的是,现阶段市场分歧更多“体现在手上”,具体表现为,金融、地产、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权重板块确实出现了规模性资金减持的迹象,但资金仍在规模性流入新能源、电气、商业、医药等板块,无论市场如何震荡,涨停的个股仍是成批涌现,说明行情流动性驱动力的惯性仍在。市场资金流出意味着行情正在从之前市场流动性“后浪推前浪”的单边驱动型开始进入多空平衡时期,进而提示行情可能会进入“震荡整理中伺机摸高”的阶段。
今年以来,驱动行情上涨的“双核”是流动性加复苏预期。年初至今,行情的节奏顺应经济层面的变化,经历了去库存、政策刺激、行业复苏(汽车与房地产)、通胀预期(资源品与原材料)、经济明显复苏(刺激中游行业)、外围经济企稳(形成出口复苏预期)等阶段,正好构成一条完美的路径。因此,在市场投资主题全面向中游行业与出口行业深化的时候,意味着由基本面提供的驱动力已进入鼎盛期。无独有偶的是,以美元指数再创新低为标志,行情的流动性驱动力也进入了巅峰期。
驱动“双核”进入鼎盛期意味着本轮行情正在完成一个循环,但并不表明行情马上会急转直下。一方面,流动性盛极而衰是一个“潮来潮去”的慢退过程,目前市场流动性只是在走向供需平衡时期,还远未到流动性驱动力消失的时候;只要美元仍处弱势,大宗商品价格仍会脱离实体经济继续维持高位,热钱仍会继续流入以中国为代表复苏势头明确的新兴经济体;另一方面,8月份公开市场到期释放资金量仍将达7150亿元,且有约1350亿元的债券要到期兑付,8月份的市场仍处于流动性丰盛期内。市场只是逐步走向供需平衡阶段,行情因此可能会有一个平衡震荡的“保温”过程。
目前从市场30倍静态市盈率来看无疑略有高估,但如果按照2009年一致性盈利预期,目前约25倍的整体市盈率又是较合理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经济超预期复苏、对去年资产跌价准备计提进行冲回、大规模资产整合与注入带来外生性增长等因素,后期上市公司的一致性盈利预期还会继续提升,会进一步促使行情的估值压力下降。目前行情即使有泡沫,显然也只是“低热”,这决定着在流动性仍较充裕的背景下,目前行情即使有所震荡,空间也不会很大,更谈不上进行大级别调整。因此,8月份行情如果进行恒温式震荡整理,将是调整配置结构的好时机。
(本文作者为上海证券通首席分析师)
跟风赚钱也是本事
文兴
笔者连续两周在专栏中提到有关3456点震荡的猜想,在不少朋友中也引起了“震荡”,尤其是以前较为看重技术分析而现在只是跟风炒作的朋友,因为现实告诉他没必要“自己吓自己”,只要能赚钱,“哪怕前面是火坑”也会跳下去。笔者感到有必要就此谈谈。
在特别强势的市场中,跟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你的交易量不会影响股价时更是这样。跟风是一种股市操作手段,一样可以盈利,但最后会被股市打个耳光,才能暂停跟风炒作。跟风时自己心里必须要清楚,可以随波逐流,但切忌意气用事。
回想二十多年前,那时刚刚流行海鲜大餐,尤其是宴请贵宾时流行吃粤菜,粤菜制作精细,吃完海鲜后,服务生会恰到好处地为每人送上一份洗手水。有一次发生的事情令人尴尬,那次是证券公司要融资,宴请一位做土方生意的老板,那位老板很有钱,但是个“土财主”,不知道面前的水是洗手的而不是喝的,他端起就喝,服务生伸手劝告,那位土方老板立刻变脸,挥手给了服务生一下耳光,后面的事情就不是难堪与尴尬了。好在当时笔者只是受邀为客人介绍股市情况,只是旁观,没有“跟风”,留下的是惨不忍睹的记忆。
现在股市流行什么样的跟风呢?是流行预期越来越好。现在的市场信心十足,认为二季度经济会比一季度好,三季度比二季度更好,涨了还要找涨的理由。这种预期与事实能一致尚好,不一致甚至出现反差的话,会不会感到失落呢?或者出现跟风“失落”?值得注意。
再看看流动性的跟风,这一轮大反弹离不开充沛的流动性,但后面还有多少流动性呢? 最近央行明确表态,货币政策将“微调”,银监会也连发9道金牌,约束银行放款。你是不是还在跟风流动性,而其他人已警惕流动性?其实,真的要跟好风也不容易,要多动脑筋,看看别人在干什么。
笔者曾用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比喻股市的高歌猛进,近期股市还有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感觉吗?那么大的动荡,即便还在高速公路上,一定是路况出现了问题,速度不快不说,怎么连人都坐不住了?是车有问题还是路有问题?是开车人的问题还是马上没有路了?央行本周发布《200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未来我国物价走势尚有不确定性,在存在价格下行的风险的同时,也存在上行的压力。
股市永远开着,人们为股市上涨而高兴,为股市下跌而难受,但不必如此跟风,高速公路还在那里,要留意的是开车的人要不要休息。(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如何应对基金重仓的市场
王利敏
上周三市场出现大幅震荡后,上证指数居然连续上涨至3478点,挑战3500点一度成为市场共识,随后大盘却连开四阴,最终跌破20日均线,阶段性调整悄然而至。大盘持续下跌虽然有种种原因,但从股市内在的因素看,基金满仓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
近期股市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原先的单边上扬变成了多空拉锯;先前走势强劲的金融、地产等权重股进入调整,前段时间的冷门股出现大涨,这其实就是基金仓位超重后的市场新格局。
随着二季度所有基金季报公布完毕,人们发现一个让人吃惊的信息,即今年二季度股票型基金的仓位已经超过2007年6124点的水平。另一个信息是基金二季度大幅增持金融、地产和煤炭股。根据这两个信息,有人得出了两大结论,一是既然基金敢于重仓,说明基金绝对看好后市,大盘必涨无疑;二是既然基金都极度看好金融、地产、煤炭股,下半年个股行情必然以这些板块为主线。
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上述两种说法似乎没有问题,但从辩证逻辑看,上述说法很成问题。先分析第一个结论,基金仓位激增固然说明基金群体看好后市,但股市的上涨是靠资金推上去的,基金统统重仓了,后续资金岂不大成问题。也许人们会说,有多少多少新基金正在发行,有多少多少储蓄资金正在向股市“搬家”,但这与基金目前手头上究竟有多少“弹药”毕竟不一样,后者存在很大的变数。本周股市出现阶段性调整已经说明了一切。
第二个结论更是荒谬。因为基金重仓了某些板块,这些板块必涨吗?事实恰恰相反,市场告诉我们,不同个股由冷到热虽然有种种原因,但避不开“从分散到集中”和“从集中到分散”的基本路径,也就是说,任何一只股票的上涨和由冷到热,都是一个“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随后将开始“从集中到分散”的过程。既然上述板块被基金重仓持有,显然已经完成了前一个过程,正因为没有新的更大的群体来接盘,这些股票近期自然成了持续下跌的“重灾区”。
所以,在基金几乎满仓的股市中,投资者的操作策略应有所调整,一是认清大盘不会继续过去那样单边上涨的走势,投资者不能过度关注指数;二是个股炒作上应弃大取小,回避前期涨幅过大的权重股,介入二季度没有很好上涨过的中小盘股;三是基金重仓股一旦出现急跌,可以抢一把反弹,但仅仅是短线。
由于本周大盘已经跌破20日均线,市场看空者大大增加,大盘出现头部的说法又多了起来。其实本周周K线仅是7连阳后的第一根阴线,说明上升趋势没有根本性逆转。如果由于基金满仓后,大盘改变先前那种高歌猛进的节奏,代之以缓慢前行,对手中持有中小盘股的投资者来说,应该是好事。本周五财政部和央行分别对调整印花税和所谓“微调”等说法作了澄清,经过充分调整后,股市下周一有望再现“红色星期一”。
(本文作者为知名市场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