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期把3150-3450点区域所发生的震荡,定义为大盘趋势向上过程中的“驿站”。因此,一方面上周大盘连续回落符合我们的预期,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未来大盘趋势依然向上。目前策略分析应聚焦在短期大盘探底震荡过程中,市场结构性变化所蕴含的趋势指向与投资机会。
三部委“维稳”缓解调整压力
上周五收盘后,发改委、财政部与央行三部委高官集体亮相并表态:当前宏观政策取向不会改变,将继续保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央行强调:“动态微调”并不针对货币政策,而是对货币政策的操作、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节奏,央行不把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直接调控的目标。
上周货币政策报告中的“动态微调”成为了大盘持续回落的“导火索”,市场对货币政策提法的过度敏感,说明了市场本身有内在调整要求。因此,笔者认为三部委“维稳”的表态将缓解市场的调整压力,但难以推动大盘出现“V”型反弹。本周大盘将呈现反弹回落、震荡盘整的格局。
“疯狂”与“泡沫”没有数据支持
近期市场获利回吐压力骤增的背后,很大程度是基于市场对2007年“5·30”下跌与2008年熊市的“痛苦回忆”与“经验总结”。具体到投资行为上就是相当比例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与个人投资者,在近期选择离场。这与媒体对“疯狂”与“泡沫”的渲染关系密切。
事实上,“疯狂”与“泡沫”都没有数据的支持。本轮行情周开户数的峰值是50万户(其中包括IPO开闸后出现的申购新股专户),这只是2007年上半年的均值,离当年165万户的峰值相去甚远,何来“疯狂”。基于净利润增长18%的一致预期,2009年动态PE为25倍,纵向比较接近历史均值,横向比较4%的名义年收益率与10年期国债年收益率3.80%相近,市场不存在整体性泡沫。从个股PE(动态最新预测)分布数量统计看,占比30%的数量峰值落在PE=25至40之间,而PE=60倍至200倍的不同区段,个股数量分布都在5%以下,与“5·30”前夕的估值结构相比,市场的局部泡沫只是处于初、中级阶段。
而且通过观察历史上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从低谷反弹过程中的估值变化可以发现:在企业净利润增长成为现实之前,估值的提升不会轻易逆转。因此笔者认为市场的“疯狂”缺乏数据支持,估值压力也没有想象中的大。自然,目前市场内部的调整压力也有限,本轮调整在前期低点3150点上方结束是大概率事件。
三大看点:中信证券、地产股、成交量
大盘调整空间有限,但震荡整固尚有时日,这是市场运行的规律。在未来大盘探底震荡的过程中,笔者建议以积极心态观察市场内部结构性变化,其中蕴含着的未来市场趋势向上拐点及结构性机会出现的信息。
其中金融地产股是首要观察重点。上周四地产股的逆势上攻与金融股周五的抗跌已经构成初步信号。如果领先大盘调整一个月的地产股领先止跌,将使市场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动态微调”产生积极理解。
同时笔者预期光大证券上市后的动态PE将在42-45倍之间,对目前动态PE29倍的行业龙头中信证券能否产生估值提升,这将成为短期内市场关注的焦点。由于中信证券对沪深300指数的权重影响已达3%以上,因此中信证券在光大证券上市前后的表现将对大盘构成直接影响,对此笔者持偏乐观预期。
最后统计显示,1664低点以来的上升行情每次谷峰对应的成交量萎缩率是50-60%。因此,沪市日成交金额萎缩到1200-1500亿元时,建议加强对大盘低点信号的观测。
在经济复苏趋势确立、继续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市场刚刚恢复融资功能的目前,大盘形成中期双顶是难以理喻的。笔者坚信大盘本轮调整将在3150点上方结束,两、三周之后将重拾升势。目前操作重点在于根据市场结构性机会风险的轮动重新布局仓位。预期复苏行业的补涨行情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