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时事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调查
  • 7:产业·公司
  • 8:上市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信息披露
  • A4:股民学校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圆桌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营销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9 8 1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外论一瞥
    中国外贸将赢得更有利国际环境
    走私集团无孔不入
    中国金融业“走出去”的标志性事件
    期货市场应尽快建立交易员持仓报告制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09年08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外论一瞥

      《经济学家》8月6日评论

      中国内陆省份崛起长路漫漫

      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的增长一直是由东部沿海地区带动的。但是,今年二季度10个GDP涨幅最大的省份中,内陆省份占到8个,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

      早在2007底,中国中北部地区的增长率就悄悄地超过了沿海地区。这部分反映了欠发达省份的自然追赶效应:他们能够保持更高的投资增长率。去年第三季度,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部和东部省份的增长差距继续拉大。西部欠发达省份甚至一度超过东部沿海省份的增长率。

      有证据表明,全球经济衰退对出口依赖型的中国沿海省份所造成的打击,要比内陆省份严重。在东部省份,出口占到了GDP的41%,而在其他省份这一数字是6%。从历史上看,北京对沿海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支出增长基本保持一致,然而,经济刺激方案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更需要向内陆省份严重倾斜。

      虽然如此,目前尚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动力转向内陆增长。中北部省份所声称的在国家收入中所占份额在近年来也只是略有增长。由于沿海经济下滑导致对西部省份丰富的资源需求下降,西部省份的贡献率甚至有轻微下降。此外,将基础设施建设从东部沿海移向其他地区的官方努力已产生了喜忧参半的结果。不过,外国投资依然严重集中于占中国出口94%的东部沿海。

      政府主导的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尤其是在铁路网方面,将会鼓励更多企业向西部发展。然而不同的是,在沿海地区私人部门已兴旺发达,并带来更高的生产率。而在远离东部沿海的地区,国有部门仍然起支配作用。另外,省际之间的贸易壁垒阻碍了资源的有效分配。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对当地企业(通常是国有企业)实施优惠待遇更为普遍。这些羁绊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因而中国内陆省份的崛起将是一条漫漫长路。 (张金翠 编译)

      

      《悉尼先驱晨报》8月5日评论

      与中国合作有助澳洲走出衰退

      如果以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数量来衡量经济是否衰退,澳大利亚并不处于衰退,因为,仅仅在去年第四季度澳大利亚经济被记录为“负增长”,但是迄今为止澳大利亚并没有出现连续两个季度的紧缩,当然有预计说今年第三、第四季度有出现紧缩的可能性。

      但若以就业形势来衡量,澳大利亚就处于衰退之中,并且这一紧迫形势将持续数月。澳大利亚的失业率在去年二月为3.9%,现在是5.8%。很可能进一步升高。陆克文政府的官方预测是,在明年或2011年早期达到8.5%,但更通常的预测是达到7.5%。

      澳大利亚的劳动力因为越来越多的移民涌入以及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比退休的老人多而一直在增长。劳动力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必须每年增长3%,这才有可能吸纳新的进入者,保持失业率的稳定。

      尽管我们面临的衰退远远还未结束,但它相对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发生的衰退要温和得多。那时的失业率分别达到了10%、11%。但是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衰退形势要严峻得多,尤其是美国、英国、欧洲和日本。

      所以,期望美国经济能带领世界经济回复到繁荣是不太实际的,而中国被看做具有这一力量。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幸运的是,随着中澳两国的经济交往合作日益频繁,与中国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无疑会对澳大利亚经济更快地恢复正常起到很大作用。

      (作者:《悉尼先驱晨报》的经济版编辑罗斯·吉廷斯, 贺艳燕 编译)

      

      《华尔街日报》8月6日

      立法限制政府开支刻不容缓

      许多经济学家预测,美国联邦政府今年的赤字开支将达到2万亿美元,未来10年政府将再借入10万亿美元。奥巴马政府将如何应对寅吃卯粮的预算问题呢?财长盖特纳和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上周都暗示,针对个人的税收将不得不增加。然而,高税率将减缓经济增长,使支出负担难以承受。

      为使预算保持表面上的控制,需要为支出年增长率设置装甲般的限制,我称之为“上限与节约”。每年度,国债的利息除外,联邦政府的开支将限制在人口增长率与上一年度通货膨胀率之和以下。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每年约为1%,因此,如果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率为3%,那么,联邦总开支的增长率将限制在每年4%的水平。只有宣战或陷入衰退的年份里,国会才有权暂停这一上限。

      为了实施开支限制,国会将需要授权一个自动开支削减方案。按照这一方案,如果在财年中期国会预算办公室确定正在运行的联邦开支超出限制,预算中的每一笔非授权项目将以使开支降到上限以下的同等百分比被削减。这将迫使国会和政府为支出和项目确立优先顺序。

      奥巴马总统可以拥有他的医疗改革计划,但只有他在今后10年里在预算的其他地方找到1万亿的抵偿性储蓄,这一计划才能成功。如果税收收入超过开支上限,税收盈余将被用于还清债务或未来的减税。

      美国科罗拉多州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实行了开支限制计划。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纳税人权利法案》,时任州长比尔·欧文将之描绘成“支出者的财政紧身衣”。这一计划行之有效。该州每年都能平衡其预算,民众在邮件中收到了税收减免款,因为立法机关禁止支出繁荣年份的意外款项。

      这就是华盛顿需要的开支规则。如果奥巴马政府认可,那么就需要刻不容缓地行动起来。

      (作者:《华尔街日报》财经专栏作家摩尔 张金翠 编译)

      

      《印度时报》8月5日专栏文章

      发展绿色GDP:印度新思维

      “印度不会接受任何强制性的减排目标”,印度认为其人均碳排放量本身就很低,而且以公平原则来衡量,各国所承担的碳减排责任也应考虑到历史、发展原因而有所不同。

      去年6月30日,印度政府颁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在计划中突出了科技在缓和气候变化中的关键地位。印度正在组织10月将在其首都举行的“气候改变和科技大会”,届时将有190个国家参加,这将是印度对哥本哈根的贡献之一。同时,印度必须获得更多的资金。印度希望国际社会为减缓气候变化,基于市场建立的重要创新机制——清洁发展机制继续运行,因为印度已从这一机制中大大受益。

      但印度不会认可其“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被监视,如果是受到国际金融和技术支持的计划,遵守减量计划严格的认证程序是可以接受的,但本国计划不适用这一情况。

      其实,印度正在设计一个有关于环境科学方面的全球性的顾问网络组织,在印度开创一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式的机构。这一设想将帮助印度科学家前往美国、加拿大和其他国家,以助于他们同发达国家的科学家一同探讨气候改变与印度的相关议题。

      在森林保护方面,印度已对“给予鼓励来加速造林和重新森林化”的议题展开讨论。20世纪50至80年代,在印度《森林保护法案》颁布以前,印度损失了14万公顷的森林。法案颁布以后,在1980年 到2008年,失地已缩减为25,000 公顷。

      印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着与环境相适应的绿色发展模式,GDP并不意味着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更意味着绿色国内生产总值。除非印度开始考虑绿色经济的增长,否则印度经济的增长将不能持续。(作者:印度环境部长贾伊拉姆·拉麦什,贺艳燕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