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燕
连日来,股市似乎患上了“微调综合症”。
上周,A股市场连续三天大跌。市场一度将央行“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动态微调货币政策”的表态,归为导致这场大跌的主要因素之一。事实上,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微调”存在误读。
微调的信号很早就出现了。今年5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上海出席陆家嘴论坛的时候就曾表示,货币政策要适时适度微调。而这一表述是央行官员们在谈到货币政策问题时的常态表述。
正如央行副行长苏宁上周五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央行一直都在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甚至可以说是在月月、周周、天天调。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例,每周央行都会在公开市场发央票、收央票,调节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这种“微调”就是最常见的。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央行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的“动态微调”问题?苏宁进行了很明确的解释:“微调并不是指货币政策的微调,而是对货币政策的操作、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节奏进行微调”。
这告诉大家三点非常明确的信号:首先,微调的基础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即并不是要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微调;其次,微调的方式是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第三,仅对操作手段、力度、节奏等技术性工具进行微调。这些因素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和省略的。所以,简单地理解为“货币政策要微调”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
不过,也有人提出:“既然手段、重点、力度、节奏等都要进行调整,你能说货币政策是没有变化的么”?这就好比生产一件衣服,当生产工艺、原材料、设计图都发生了微小的变化时,最后生产出来的衣服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原来的那件了。
乍一看,上述说法似乎有些道理。但细想想,即便生产的过程出现了变化,最终生产出来的还是衣服,而不可能变成背包。这就像货币政策调控的手段、重点、力度虽然有些许变化,但最后还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会因为这些调整,就不再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了。但正如衣服可能由此变得更时髦一样,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侧重点,可能也会由“宽松”转为“适度”。而这一点,从当前来看,也是必要的。
流动性是股市上涨重要推手,这一点已是市场的共识。但由于目前的流动性状况非常充裕,因此,笔者认为,“微调”并不会对流动性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股市靠的是信心和预期”。或许有人认为,被误读的货币政策“微调”,打击了市场的信心和预期。但笔者认为,真正打击市场信心和预期的,其实是市场本身信心不足。一旦市场到了该调整的时候,总会找到理由。
每当大盘出现剧烈波动时,似乎总能听到“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类的传闻。但究竟是先有传闻,还是先出现下跌?又似乎难说得清楚。
就最近的情况来看,媒体对“货币政策微调”的误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投资者对政策面将出现调整的恐慌心理。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应该有所作为,防止因其“不解释”而导致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乱解释”,从而可能对市场造成更加负面的影响。
市场有其自身规律,投资者千万别患上“微调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