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财经新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海外财经
  • 9:专版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信息披露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2009 8 1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钱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钱沿
    转型打“保本”旗号 QDII换新颜欲挽市场颓势
    招行发行“贷里淘金”新品
    学会挑选“精品”理财产品
    中银中国红1号表现出众
    波动剧烈 可转债蕴投资良机
    应对申购新规 打新股要换思路
    广发上海分行
    启用中小企业信贷新模式
    聚焦中国概念 东亚银行发“溢利宝”新品
    国华人寿推老人年金计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波动剧烈 可转债蕴投资良机
    2009年08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苹苹
      ⊙本报记者 金苹苹    

      

      今年以来,由于股市分流资金等原因的影响,08年一度红火的债券市场在09年的表现并不起眼。但是近期的可转债市场却走出了一波令人瞩目的行情,专业人士指出,供求关系的变化将令可转债的稀缺性凸显,加之其价格目前波动巨大,其中的投资机会不可小觑。

      

      价格飙升股性显现

      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今年可转债市场的表现抢眼,在A股市场的带动下,转债板块呈现普涨格局。事实上,年初以来,可转换债券价格一路狂奔,股性特征显露无遗。上半年,中信可转债指数较2007年末上升了35%。步入三季度后,在股指连续冲高的刺激下,可转债价格呈现出加速上涨态势。至8月5日,中信可转债指数在短短36日内已上涨944点,涨幅高达34.5%,接近上半年水平。同时,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不断下调。以山南转债为例,2008年12月末该转债转股溢价率为156.4%,而8月初其转股溢价率仅为6.84%,较年初下降了近150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惊人。

      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理财师方彦就此表示,经济回暖和潜在通胀预期下股票市场的强劲走势,为可转债行情的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南山转债、锡业转债等资源类转债,由于其正股股价受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影响快速升高,使得债券的转股溢价率明显下降,为转债价格打开了上行空间。

      此外,除了股价升高导致的需求因素,供给减少是可转债趋热的又一原因。方彦指出,自去年10月份以来,已有近一年未有新可转债发行上市,加之今年有大量转债到期退市,沪深转债市场当前容量仅百余亿元。需求持续增多,供给却大幅减少,可转债的稀缺性日益突出,进一步促成了7、8月份转债市场高价格和低溢价率的局面。

      

      可分离债投资机会多

      方彦分析,在传统可转债市场总量大减的同时,可分离债却蕴藏着不少投资机会。“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将传统可转债内嵌的转股权以认股权证的形式剥离出来,这赋予了上市公司两次融资的可能。”

      上市公司先可以从发行附认股权证公司债进行债权融资;另一种是认股权证持有人在行权期或者到期行权,这属于股权融资。后者往往会产生利用认股权证和正股进行跨市场投资的交易机会。最简单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当正股处于上升通道时,在权证内在价值与正股相比存在负溢价的情况下购入权证,二是在行权价高于正股股价时,把握企业期望通过认购权证进行股权融资的心理,买入正股。

      方彦举例表示,以江铜分离债派发权证为例,7月29日,江铜权证价格已较年初上涨了290%,但按15.4元的行权价格和0.25的行权比例计算,其内部价值与正股相比仍存在逾10%的负溢价。此时,江铜正股在通胀预期和美元贬值作用下恰处于上行阶段,对应认购权证存在着明显的套利机会。7月31日至8月4日,江铜权证连续四日上涨,涨幅逾29%,远快于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属于典型的第一类交易机会。

      虽然低转股溢价率和负溢价使部分可转债和权证仍存在套利的可能,但也必须注意到前阶段转债和分离债派发权证价格升速已经明显偏离正股,存在着过度上涨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