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财经新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海外财经
  • 9:专版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信息披露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2009 8 1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前7月经济数据:
    “三喜三忧三关注”
    英国专业乞丐捞钱有术
    盯住出口,但万不能忽略进口
    CPI、PPI降幅扩大
    显示经济深层矛盾
    市场对新股发行后续改革寄予厚望
    楼市虚火需警惕 秩序整顿宜优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盯住出口,但万不能忽略进口
    2009年08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能华
      ⊙刘能华

      

      毫无疑问,未来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回升,外贸的复苏举足轻重。而我们在重视出口的同时,不应忽略进口。

      出口直接增加国民财富,而进口则带来中长期利益。出口将本国产品买到境外,完成了所谓的“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跳”,否则“摔坏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的所有者”。按照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净出口(出口总额减去同期进口总额,即顺差)直接形成一国GDP。但是,作为宏观经济学家的凯恩斯没有考察进出口商品的微观结构。也就是说,如果一国出口、进口都是消费品,或都是投资品,“出口—进口”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像中国这样出口以消费品为主,而进口以原材料、大宗商品为主,而不是消费品,“出口—进口”的科学性就值得商榷了。

      凯恩斯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和治理有效需求不足,包括内需和外需,而忽略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保罗·克鲁格曼才提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真正获益的部分来自进口”的观点。随后,Grossman和Helpman作了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了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口可以提高生产力,带来更加长久的利益。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对外采购团已成常态。中国政府4万亿的投资计划、十大行业振兴规划都没有限制购买国外商品的条款。与之相反,中国正在加大对外采购规模,从2009年初至6月底,官方多次组织大型采购团赴欧洲、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等,其中就包括了许多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可以说,我国官方组织对外采购,既增强了国外出口企业应对危机能力,又为我国进口了平时难以获取的技术和产品,对我国后期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目前我国进口商品的构成,基本是“三分天下”:机电产品约占进口总值50%,高新技术产品约占30%,大宗商品稍大于2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进口的两大动力:一是投资拉动大宗商品进口。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长期以来,中国对原油、铁矿砂及精矿、钢材等大宗商品的进口多年占据国际市场主导地位。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巨额的投资增强了这些需求。这也与我国“进口增幅与工业增加值高度相关”的事实相符。相比而言,国内消费与进口的相关性相对较弱。二是加工企业的出口引致型进口, “两头在外”的加工企业是我国外贸的主体。长期以来,机电产品占据我国进口总额的约48%、出口总额的约54%,高新技术产品占到我国进口的29%和出口总额的26%。也就是说,我国进口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相当一部分是原材料、半成品,加工完之后再销售到国外。

      中国经济二季度已经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而全球经济的复苏要到今年四季度以后。经济复苏内强外弱的特征,使得中国进口有望早于出口震荡回升。

      以笔者之见,目前有三大因素正在推动我国进口走出低谷。

      首先,国内投资拉动的进口将延续。上半年新开工项目相当一部分是政府主导的基础建设,不仅总投资规模较大,而且持续的时间多在3年左右,这部分投资下半年不可能停止。此外,在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延续的情况下,不仅官方会推出新的投资项目,而且房地产等民间投资也有望逐步跟进。这一态势下半年仍将持续。虽然今年以来我国基础原材料储备性需求增长较快,大宗商品的库存一度增加,但随着下半年国内制造业的复苏,消耗国内库存所需时间并不会很长。

      其次,出口向好预期将拉动进口提前增加。我国进口的另一大主要动力是为了出口“加工贸易”。由于从进口原料、半成品到加工复出口有1至2个月的时间滞后,所以,当从事加工的厂商对未来出口看好的时候,会提前增加进口。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初期,中国进出口都掉头向下,到了1998年下半年,东南亚国家企稳回升,当时中国的进口快于出口企稳回升,一致延续到1999年。

      其三,大宗商品价格下半年稳中趋升。由于市场信心动摇,全球需求减弱,去年下半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冲高后大幅回调,直至年底。由于初级产品市场高度垄断,同时各国政府向金融市场大量注资,从2009年初开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RB一路上扬。虽然从7月开始有些回调,但是,市场资金的充裕性和这些商品的垄断性未改,而且,目前的CRB指数还不到去年高点的三分之一,上涨空间依然存在。大宗商品价格稳中趋升,客观上增加了我国进口金额,进口同比降幅将随之收窄。

      (作者系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