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双降”
⊙本报记者 吴婷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8.2%,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有关专家表示,预计四季度我国CPI将同比转正,目前物价仍处于下降通道,通胀风险降低。
对于7月份我国CPI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表示,主要原因是翘尾因素,以及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目前CPI已经在底部区域。
对于7月份PPI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魏凤春认为,PPI下滑主要是由于去年基数较高。去年7、8、9月份PPI分别处于10%、10.1%和9.1%的绝对高位,因此,未来的8、9月的PPI仍将加速下滑,预计8月PPI将达此轮下滑的谷底。随着原油、各种原材料等价格的稳步升高,四季度生产和生活资料价格将触底回升。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指出,预计CPI和PPI同比转正时间分别在今年11月和明年一季度,2009年全年CPI和PPI同比为-0.7%和-6.5%,2010年预期通胀率为4%。
环比来看,7月份CPI与上月基本持平,PPI环比上涨1.0%,已连续4个月环比上涨。
“中长期中国经济走向过热与恶性通胀的风险尚在可控范围内,明年更可能出现高增长与温和通胀的格局。”董先安认为,货币和总需求共同决定物价总体走势,同时决定各细项价格。受库存调整周期和短期供给弹性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物价趋势波动,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价格波动较大。
魏凤春表示,在通胀风险降低的情况下,我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将持续。他认为,决定扩张政策是否退出的关键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财政收入稳定,特别是税收收入,其中主要是增值税的持续稳定正增长;二是就业稳定。在这两大指标切实好转的前提下,扩张政策才可能退出。
他认为,政府下一步要关注的是如何处理好就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财政压力的关系,具体来讲,是如何吸引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如何将经济增长的重担从政府交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