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国内财经
  • 8:海外财经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专版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2009 8 14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专栏
    发展低碳经济:走我们自己的路
    带着爱去做人、
    办事、经营企业
    望梅,何以能止渴
    “建设以人为本的市场化监管体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带着爱去做人、办事、经营企业
    2009年08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育琨
      ◎王育琨

      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灵感总是歌唱,灵感从不解释。常常以灵机一动呈现的地头力,有着我们意想不到的根。

      今年5月,一位朋友到重庆缙云山绍龙观参加一个总裁养生班,我碰巧在重庆,便去看朋友。之前,我几乎不知道李一道长的任何信息。在绍龙观,我对着年轻的李一道长说出了我对中国企业的困惑。

      在长期做企业的实践和与一线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西方数字精英管理日渐脱离现场,已成滋生庞大新官僚阶层的土壤,成为窒息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对此,任正非有着充分的警惕,他为此登高一呼:“让听到炮声的人呼唤炮火”!可是有多少中国企业家能真正体味其中的强音呢?

      在与企业家交流地头力时,很容易获得他们的共鸣,但他们很少会真正考虑把企业建构在地头力的基础上。对美国一套现代企业理论,他们仍然坚信不疑。地头力看上去像一叶浮萍,很少人能够把握住它的根有多深。

      李一道长却对我“粗鄙”的地头力很看重。因为地头力把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聚焦到万缘俱足的当下。他给我简略讲解了从《道德经》中概括提炼出的三重意识,即整体意识、良性意识和颤抖意识。经过几次与李一道长的深入交流,我发现这三重意识,就是地头力意识的根。

      颤抖意识

      老子说过,“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天地犹如一个大风箱,人在其中颠三倒四受着震荡或颤抖。颤抖中有节奏,震荡中有节律,而这个节奏或者节律,常常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样。

      在“颤抖意识”下,身体或组织的每个细胞都是鲜活的,整个系统的末梢被充盈着,最远端的信息畅通无阻,整体循环饱满,时刻洋溢着鲜活与生动。充盈末梢的势能来源于“节奏”,只有先找到自身与天地相和的韵律,才能再由此拓展到家庭、团队、企业与社会环境万缘的和谐韵律。

      对一个人来说,重要的是被一件事缠着,专注于做好一件事和坚持做好一件事;而对于组织来说,就是充盈组织的末梢了,也就是要发挥每一个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尽力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一系列杂念的奴隶,还需要具备一点整体意识和良性意识。

      整体意识

      整体意识并不那么高远。只要回归人的本性,一下子就可以通达。一个下岗工人在汶川地震时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意识,就深深地震撼了我。

      王远平在地震之前买了几箱三鹿牛奶,小孩得了重病,家里所有的人都有不良反应。他每日穿行于各个相关部门,奔走投诉没有什么结果,没有人帮他。这个时候,一种巨大的无力感袭击了王远平,他就把这事放下了。

      但是汶川地震后,当他看到三鹿公司又将牛奶捐给灾区人民时,他坐不住了。一股极大的愤慨、承当以及和无我的责任,促使他提起笔写了一个博客:“难道这种牛奶就能捐到灾区去嘛?!”这个小小的帖子在网上一出现,迅速揭开了中国奶业一个巨大的黑幕,中国一线奶企几乎全部沦陷。谁能想到,揭开这个黑幕的就是一个下岗工人刹那间表现出来的无我的整体意识。

      把做企业,上升到对生命的整体观照,也就抓了根本。由此所形成的视野和境界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是我曾经提出的“带着爱去做人、做事、做企业”。

      张跃是做空调的,而他现在的目标是要从人类整体生命出发去消灭空调,他现在正在起草联合国的建筑节能标准,还请我帮他改了一遍。在改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国的这一批企业家已经跳出他们的行当、他们企业的业务,已经开始思索人类生命的整体的问题。

      人类不断追求自身的利益,不断破坏自然,甚至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和空气。而整体意识的核心就是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这是比“以人为本”更高阶段的认识。

      良性意识

      通常,人们总会尽力躲避一些令人难堪的东西。有些地方官员出事就想“捂”,常常祭起“三不”:“不通报情况,不接受采访,不准报道”。而越是躲避,传言也就越多,以致酿成一个个不可收拾的群体性事件。这些人缺乏良性意识。

      “良性意识”是面对正在发生的任何缘起,都全然接受,不排斥,不拒绝,不选择。其实,任何一个新发生的事,都是一个机会。那些“好”的东西出现,是生养你的东西来了!那些危难事件发生,是成就你的东西来了!任何一件事,都是无量因缘运动的结果。该来的,就来吧!

      好的东西总是有坏的东西相伴。世间各种各样灾难,各种各样的疾病,所以发生都有因缘。这不是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发生了后怎么去看,怎么去处理的问题。任何危难甚至疾病,都能让人更深一层证悟生命,更高一层升华生命。那些毁灭不了我们的东西,注定会使我们更强大。

      李一道长非常看好我的地头力理论,他说,这代表中国管理学从实践中体悟达到了相当的层次。可惜的是,我此前根本不知道其实国学有一个体系可以对接我的困惑。这个体系不是靠知识的传播,而是靠切实体悟才能了然。

      我当即对李一道长表示,时刻等待着体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