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价值报告
  • 3:要闻
  • 4:焦点
  • 5:公司巡礼
  • 6:广告
  • 7:金融·调查
  • 8:金融·证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财经新闻
  • A4:专版
  • A5:观点·评论
  • A6:上市公司
  • A7:股民学校
  • A8:产业·公司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专户
  • B6:基金·圆桌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8 17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6版:基金·对话
    上一版  
    pdf
     
     
     
      | B16版:基金·对话
    中银基金投研团队详解股市取胜之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银基金投研团队详解股市取胜之道
    2009年08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中银基金的团队投研业绩近年不断提升,目前已经进入了行业前五名,跻身业内前列。其中的奥秘究竟是什么,记者日前对话中银基金团队,为读者解读中银基金投研团队的前进之路。

      ⊙本报记者 周宏

      中银基金副总经理俞岱曦:团队之力

      基金周刊:中银基金的投资哲学是什么?

      俞岱曦:关于投资哲学我们内部总结了三点:1、公司的内在价值由基本面决定。2、股价从长期来看由公司的内在价值决定,而短期则受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3、研究能够创造价值。这是比较基本的3个方面。

      关于内在价值,每个人、每个团队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没关系。我们想表达的是,我们对自己投资的定位,是通过对公开信息的分析,通过对基本面获得价值增长(value added)的。我们相信,这个市场还不那么有效,通过主动的研究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基金周刊:你是否会在团队里鼓励多样化的投资风格?

      俞岱曦:我们会在“研究创造价值”的主流思维下,尽量鼓励投资风格的多样化。鼓励思维的碰撞。坦率地说,我不认为投资风格可以统一。我认为,投资风格很多时候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和这个投资经理自发形成的,和这个投资经理的个性有关。

      我希望我们团队有个主流的哲学,简要一点,就是股价由什么决定的? 我们是不是相信研究创造价值。坐在办公室里不调研、不看报告,就看盘面成功的投资经理我也看到,但无法复制,难以成为我们的投资哲学。

      基金周刊:你如何理解投资的艺术部分,你们是否更崇尚中长期的投资?

      俞岱曦:艺术在投资上是存在的,尤其是短期的市场内。每个投资者会因为不同的风险偏好和资金周期,产生不同的市场行为,基金经理和研究员都是如此。所以,市场有供求、有买卖,而这些东西影响了短期交易。但是我们相信,投资中长期仍由价值决定,这个价值是由公司自身创造出来的。股价短期内会围绕这个价值线波动。

      投资周期和投资哲学是互为因果的,既然股价的中长期由价值决定,那么我们的持有周期肯定会考虑从更加长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时间约束对于投资人是非常大的。从长期来说,好公司和好股票是可以画等号的。但就短期而言,比如3个月或半年,这个结果就不一定了。所以,资金周期对于投资人非常重要。

      基金周刊:在业绩上国内更强调和同业比较,国外则更强调和benchmark(基准指数)比较,您觉得什么更合理。

      俞岱曦:这很大程度上只是发展时间、发展阶段的不同,没有谁对谁错。至于是国外的做法合理,还是我们现在的更可取,这和我们现在的市场状况、投资者的需要有关。

      基金周刊:投研团队的组织、管理和提升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工作,作为投研团队的领头人,怎么考虑?

      俞岱曦: 我认为,团队最核心的东西是——文化,通俗一点说,有没有一个比较一致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关键。整个团队,他要有一些共同的基础认识。这很重要。

      对于中银的投研团队,我们有八个字 “共识 共享 共担 共赢”。

      共识方面,主要是选人、用人的标准。共享方面,我们强调基金经理、研究团队的知识要共享,共享的前提是我们在大的认识上,大家讨论的平台是一致。共担、共赢,是希望团队的成员,在不同的阶段,业绩起伏的时候,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承担,最终投资人、公司和个人职业生涯多个方面的目标均得以实现。

      基金周刊:如何在制度上、激励鼓励这种团队精神?

      俞岱曦:我觉得,基金管理这个市场是很广阔的,我们这批投资经理,未来的主要竞赛场应该是国际。和国外的基金经理展开竞争,是团队和团队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个人在公司内部,这30来个人的小范围内搞内部竞争。

      舞台空间那么大,竞争思维的格局也应该更大些。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大家一定是共赢的,大家互相共享知识成果,互相帮助,互相依靠,共同提高,这才有意义。

      在具体的考核机制上,我们也鼓励团队间的互助。投研成员的考核,当中很大一块是中银基金整个团队在行业的排名,而且,这个权重在单个人的考核中不会太小。

      我觉得一个团队要形成合力,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价值观,第二个是流程和制度作保障。但最核心的还是价值观。

      中银基金研究主管张发余:本轮经济增长高点或在2012年

      基金周刊:中银基金在去年末就判断中国经济没有太大问题,这个判断从何而来?

      张发余:短期看货币政策,中长期看经济周期。年初,我们认为中国经济问题不大,主要是基于对货币政策的判断,同时我们也考虑了中长期经济周期的变化。回顾历史,从十九世纪初英国崛起开始,整个世界经济运行非常符合康德拉季耶夫长期波动周期,大致六十年一轮回。从历史上讲,每一轮衰退期都有一个大国崛起,1890-1913年,美国开始崛起,1920-1929全面超过英国。当时一战结束,欧洲还笼罩在战争阴影之中,美国顺势成为世界工厂,这是一个节点。随后,日本和德国在1960年代末期全球衰退(1966-1973)时逐步崛起,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工厂。而2004年以后,全球再次放慢了经济步伐,这次轮到了中国崛起。这一步步非常清楚。

      基金周刊:从历史来看,如果中国经济真的崛起了,那么接下来会有哪些特征?

      张发余:一般而言,一国经济的崛起一定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接近尾声、消费升级以及整体上经济回归到稳定状态,这些对我们的投资具有指导性意义。

      具体而言,工业化接近尾声的标志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集中度提高、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接近,甚至在部分领域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以及中国产业真正国际化。这些过程中国还没有真正完成,但处于快速完成的过程中。与传统的大国崛起不同,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革新并不是革命性的,而只是吸收和学习国外的技术,暂时创新性并不突出。当然,在缩短了与发达经济体的技术差距之后,中国就有可能有自己的独立创新。这些特征表明,中国未来面临着大量的产业并购重组,同时,也暗含着那些龙头或蓝筹公司、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公司在未来的经济中拥有一席之地。

      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也是城市化加速时期,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居民生活在城市中,这意味着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未来发展最快的行业,而传媒、娱乐等行业也有望进入快速成长期。

      消费升级则更多代表了居民将在解决了吃穿用之后过渡到住行领域,这不仅仅与汽车和住房的消费相关,也与金融、旅游等行业密切相关。

      基金周刊:本轮经济周期,全球的主要经济体都在进行大量财政投入和货币投放,以对冲经济衰退的压力。这可能会造成怎样的局面?

      张发余:我们尚难对全球这种政策带来的影响作出全面地前瞻性评估,因为是第一次全球主要经济体联手采取行动,这同时这也是第一次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情况下发生的金融危机。而应对全球危机的策略也与以前不同。

      从已经看到的特征来看,本轮全球经济周期确实与传统的经济周期不同。以前的经济周期很多是由于实体经济引起,在制造业领域存在大量的破产、失业和社会动荡,银行也会出现大量坏账,而在本轮经济中,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因为实体经济问题导致的银行不良率上升。

      大量的财政投入和货币投放可能是减轻这种压力的主要因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各国以怎样的方式退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不是也需要采取政策协调,因为各国经济复苏的节奏并不相同,协调难度也较大。因此,处理不好,通胀压力就会非常大,甚至有可能出现某些人提到的最悲观的情况——货币危机。

      就中国而言,我们认为,在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后,主要矛盾应该是找好着陆点。

      基金周刊:未来市场可能的风险在哪里?

      张发余:除了估值压力以外,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可能是市场最大的风险。但就我们观察来看,未来国内市场发生货币政策的转向至少应该出现以下特征:第一,从国内来看,企业盈利大幅增长;第二,货币缺口消失。就是名义GDP和M2差距要收拢,实体经济的吸引力增加;第三是通胀要出现。历来统计表明 M 2上去之后,6~12个月后一定会传导到通胀上去。这是非常应该关注的东西。如果这三个特征没有出现,货币政策发生逆转的可能性不大。

      美国方面,我们主要关注他的债券收益率。短期看,两年内美国货币政策有很大的维持的惯性。但通胀是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如果美国通胀起来的速度比我们预想的快,美国将可能被迫加息,全球股票市场上涨的黄金时期可能结束,而且,不排除美国调息可能比我国还早的可能性。

      基金周刊:面对现有的通胀预期环境,市场的投资机会在哪里?未来一旦通胀发生,市场机会可能发生怎样的转变?

      张发余:中国仍然处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中长期的机会仍然在这一方面上。但就短期而言,下半年仍然是高增长低通胀的背景。由于目前CPI为负,通胀预期仅仅是预期而已,在通胀预期形成阶段,我们认为仍然是“流动性+经济复苏”的这条主线,投资机会可能在中游和出口,因为业绩弹性最大,而一旦通胀发生,资产和资源无疑具有更大优势,主流热点可能还会回到金融地产和上游资源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