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价值报告
  • 3:要闻
  • 4:焦点
  • 5:公司巡礼
  • 6:广告
  • 7:金融·调查
  • 8:金融·证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财经新闻
  • A4:专版
  • A5:观点·评论
  • A6:上市公司
  • A7:股民学校
  • A8:产业·公司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专户
  • B6:基金·圆桌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8 17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1版:基金·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1版:基金·海外
    产品炙手可热 ETF旋风令全球“亢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产品炙手可热 ETF旋风令全球“亢奋”
    2009年08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周良
      

      近期中国内地ETF市场可谓热点纷呈:过去几月份,不少ETF产品都获得大规模的持续净申购;上个月,中国内地ETF市场在断档两年后迎来了第六只产品——上证央企ETF;而近期ETF联接基金一旦获准发行,更将被认为是中国内地ETF市场新一波扩容的开始。

      事实上,不仅是中国内地,在亚太和欧美市场,成本低廉、高透明度而又操作灵活的ETF产品也获得了越来越多投资人的青睐。即便是在股市大幅波动和传统共同基金遭遇资金赎回的不利环境下,表现更为稳健的ETF基金仍在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另一方面,在这轮金融危机之后,有更多迹象显示,ETF产品的国际化趋势已大大加快。比如,中国港台两地近期就在积极筹划各自股市ETF产品的相互交叉挂牌上市;韩国方面本月传来消息称,有意与中国香港探讨ETF跨境挂牌;另据记者了解,包括纽约泛欧交易所、道琼斯指数公司以及富时指数等国际指数巨头都在大力开拓中国内地市场,并已就将各自的ETF产品引入内地与监管部门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全球ETF市场逆市增长

      

      “的确,今年第一季度资金加速流向ETF是一个全球性现象。”纽约梅隆银行资产服务部董事总经理基南(Joe Keenan) 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以美国为例,据基南介绍,今年第一季度,美国ETF基金的资金净流入达80亿美元,而同期传统的共同基金遭遇了近5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很显然,投资者正在重新将钱投入股市,而费用较低、更透明、交易性更灵活的ETF基金似乎成为首选之一。”

      自1993年首度面世以来,ETF已成为投资界炙手可热的资产类别。据纽约咨询机构Strategic Insight统计,去年,共同基金的全球净销售额为1120亿美元,而ETF基金的净销售额则达到了2680亿美元。而巴克莱的统计则显示,全球范围共有679只ETF正准备推出。

      Strategic Insight的跟踪统计显示,今年迄今为止,全球投资者已经向ETF投入了350亿美元的新资金,而同期共同基金则遭遇490亿美元的净赎回。

      即便在金融危机最顶峰的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仍向ETF新投入了1760亿美元资金。按照这样的势头,Strategic Insight预计,到2011年,全球ETF资产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

      作为ETF的发源地,美国目前是这类产品的最大市场。目前,美国ETF行业管理的资产总值约为5970亿美元,且仍在快速增长。在这其中,纽约泛欧交易所占了很大一块,后者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ETF交易市场。纽交所去年收购了美国证交所,后者在1993年1月首创了名为“蜘蛛基金”的ETF产品,该产品主要跟踪标普500指数。

      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负责全球指数及交易所交易产品的高级副总裁丽莎·多尔默(Lisa Dallmer)此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介绍说,在2008年1月到2009年1月的一年间,纽交所ETF的交易量猛增41%,而同期该交易所的股票交易量仅增长3.1%。

      据多尔默介绍,纽交所高增长市场是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在美国的ETF产品交易市场。截至今年6月30日,该交易所共有673只上市ETF产品,同期纳斯达克有40只上市ETF。

      分析师表示,随着经济逐渐走出谷底,ETF行业有望迎来又一轮快速增长期。美国基金管理巨头先锋集团(Vanguard)旗下投资策略部门主管金尼利表示,如果金融市场持续好转,目前ETF市场还只是处在增长的起步阶段。

      

      特点突出 优点明显

      

      “ETF在全球的确都越来越重要,”香港宝来证券投资部董事陈至勇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因为成本(管理成本与交易成本)低,追踪又比较精确,因此逐渐成为资产配置的核心。”

      纽交所的多尔默则指出,ETF的是一种载体和“门户产品”,通过它,投资人可以非常方便地以很低的成本接触到广泛的投资资产。

      在基南看来,ETF的优点大致包括几方面:一是透明度,即便是普通散户投资人,也都能很容易了解其投资组合中究竟有些什么;二是成本相对较低,大部分基金如此,但不是所有ETF都是挂钩指数的;三是交易的灵活性,在开市的任何时间,投资人都可以即时购买最少1股的ETF基金。

      有投资者可能会担心,既然是跟踪指数的被动型投资产品,那么在目前全球股市都已累积了不小涨幅的背景下,投资ETF是否还明智。

      对此,陈至勇表示,ETF的投资有非常多的策略,比如定期定额投资、配合股指期货操作等。所以,不管是“套利或是长期投资、定期定额投资,都还是可以进场的”。多尔默则表示,ETF的标的资产不仅限于股票,比如在美国,ETF产品广泛挂钩股票、债券、外汇以及大宗商品等各类资产,还有的是混合型的ETF产品,这样的多元化选择有助于投资人分散和降低风险。

      市场人士指出,长期来看,主动型基金经理无法持续跑赢基准指数,并且基金投资人还要承担更高的费用。相关统计显示,在这一轮金融危机引发的市场暴跌中,类似ETF这样的被动型投资遭受的亏损要远远低于那些主动型的选股投资。而从过去数十年的情况看,主动型的投资人也只有三成左右能跑赢大盘指数。

      “偶尔买到一只短线牛股并不难,但要一直踏准市场的步调却不太可能。”基南说。他进一步指出,选择ETF的投资者应该清楚,大量的小额买卖可能增加佣金成本,从而降低潜在投资收益。因此,购买ETF基金时最好是一次多买一点。

      据了解,在美欧市场,许多投资者都会选择将资产的大部分投资于与某种覆盖面较广的股票指数挂钩的ETF产品,作为其投资组合的核心部分。在此基础上,投资人还会根据自身的风险容忍度和投资目标,通过投资于一些特定的ETF产品而战略性地介入固定收益产品、大宗商品以及他资产类别。

      

      中国融入ETF国际化浪潮

      

      随着金融市场和经济回暖,近期亚洲市场ETF投资也日益活跃,在本地市场人气回升的同时,跨境ETF交易也开始“蠢蠢欲动”。

      韩国媒体本月早些时候引述韩国金融监管机构官员的话报道称,该国可能考虑与中国香港的交易所进行合作,允许各自的ETF产品相关交叉挂牌。

      香港证监会近日则宣布,首只中国台湾ETF将于本周三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而在上周五,首批两只香港ETF产品开始正式在台湾上市。另外,如果进展顺利,标智沪深300中国指数基金今日也将以联接基金的方式落户台湾。

      中国内地尽管在ETF领域起步较晚,但各种迹象显示,这一市场近期的发展明显提速,有望迎来一波“爆炸式”的增长。

      自2005年2月推出首只ETF——上证50ETF以来,中国内地目前上市的ETF产品仅有5只,资产规模也相对有限。有统计显示,截至今年7月中旬,沪深两市ETF总市值仅为377亿元,与基金行业超过2万亿元的总规模相比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内地ETF市场扩容已迫在眉睫。

      7月下旬,上证央企ETF正式发行,标志着内地ETF市场在断档两年后再度“扩军”。而近日,ETF联接基金又破土而出,已经上报的ETF联接基已至少有5只,该产品将帮助ETF打通银行渠道的屏障。

      上证所副总经理刘啸东在上月上证央企ETF的发布会上就表示,ETF市场的发展“超乎想象”,现在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上证所产品副总监李京真则透露,上证所还准备在未来推出商品ETF、债券ETF以及跨市场ETF基金。

      在本土ETF市场发展提速的同时,中国内地也在加快融入ETF国际化的浪潮。上证所方面透露,计划最快在今年推出跨境ETF。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刚刚推出的ETF联接基金可能成为未来ETF基金异地挂牌的“中介”。

      一些国际指数巨头也嗅到了中国ETF市场的巨大机会。英国富时指数集团中国业务发展主管黄圣融近日向记者透露,富时正在积极跟中国的交易所和基金公司商谈,准备于适当时候在内地的交易所推出一些海外指数的ETF产品上市。她表示,目前相关的商谈已经差不多有了初步的结果,比如跟哪个基金公司合作等,只是还没有到最后宣布的时候。

      据记者了解,除了富时之外,道琼斯指数公司以及纽约泛欧交易所也都在积极跟内地有关部门和公司积极接触,希望将其海外ETF产品引入中国内地。纽交所已与上交所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加强在ETF及其他指数产品方面的合作。双方考虑以联合品牌的形式探索推出指数及交易所交易产品,包括推动更多ETF在上交所挂牌交易,比如NYSE100指数ETF。

      “我们了解到,中国有意推出一系列ETF产品,这对于全球ETF市场的发展都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最新动向。”纽约梅隆银行资产服务部奥布莱恩(Tony O'Brien)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奥布莱恩表示,毫无疑问,ETF产品不仅能够让本地投资人有机会更便捷地分享本土和国际市场的增长,也能帮助改善本地交易所的流动性,因为ETF所挂钩的证券和ETF基金本身的流动性将得到增强。